室间隔缺损小缺损的治疗

标签:
上海远大室间隔缺损心脏病手术治疗健康 |
分类: 心脏知识 |
摘要:小缺损是缺损的直径小于0.5厘米,临床症状轻,小孩活动量仍大,除体格检查时有心脏杂音外,其余检查包括心电图、X线胸片等均正常,但超声心动图或心脏彩色多谱勒检查有时可证实为小缺损。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王吉祥医生介绍说,小缺损是指缺损的直径小于0.5厘米,临床症状轻,小孩活动量仍大,除了体格检查时有心脏杂音外,其余检查包括心电图、X线胸片等均正常,但超声心动图或心脏彩色多谱勒(彩超)检查有时可证实为小缺损。
这种小缺损,从出生至3岁之前,约1/2~2/3可自然关闭,随着年龄增长,室间隔缺损自愈的可能性逐渐减少。3岁以后仍不能自然关闭的应考虑手术治疗。
室间隔缺损可分为膜周型(又称室上嵴下型)、漏斗部型(又称室上嵴上型、干下型、肺动脉瓣下型等)、肌部型、房室通道型(又称隔瓣后型)、混合型等五类。
其中有可能自愈的室间隔缺损:膜周型(直径小于5mm)、肌部型(直径小于5mm)。自愈的一般规律是,小缺损闭合率高,大缺损闭合率低;肌部、膜周部缺损闭合率高,圆锥部缺损不能自行闭合;2岁以内闭合率高,2岁以上闭合率低;合并肺动脉高压者很难自行闭合。
小的室间隔缺损左向右分流量小,不易发生肺动脉高压,临床上可以长期无症状,因此在短期内不算严重,治疗成功率也极高,在大型心脏专科手术成功率可达到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