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房间隔缺损
(2011-12-14 16:24:18)
标签:
先心病房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健康 |
分类: 心脏知识 |
【摘要】
房间隔缺损通俗的讲是心房在胚胎期分隔时的残存孔洞未闭合,常见分型大概为原发孔缺损、继发孔型也称中央孔型及上腔型、下腔型。病理生理改变主要是心房间隔有个洞而产生心房水平的左向右分流,使肺循环的血流增加,右心系统和肺动脉扩张。房间隔缺损较大或未早期治疗可以发生肺动脉高压使有些病人会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
房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缺损的大小,分流量的多少;一般症状较轻,年龄大时可出现症状,分流量大的可有多汗,气促,反复感染,活动量下降等。医生查体时可在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听到较轻的2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音固定分裂,分流量大的,三尖瓣听诊区闻及舒张期杂音,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音亢进。
目前治疗房间隔缺损主要有胸腔镜下、小切口及内科介入治疗等方式,因为内科介入存在一定的手术禁忌证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房间隔缺损都适合应用介入进行治疗,因此,小切口手术成为目前先心病房间隔缺损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
前一篇:老年人心脏衰竭的原因解析
后一篇:心脏手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