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室性早搏提示心肌梗塞

(2011-12-01 16:31:45)
标签:

坏死区

室性早搏

急性心肌梗塞

异位节律

导联

高钾血症

肥厚性心肌病

健康

分类: 心脏知识

【摘要】  在窦房结冲动尚未抵达心室之前,由心室中的任何一个部位或室间隔的异位节律点提前发出电冲动引起心室的除极,称为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早。

 

据临床和实验室研究表明,有时室性早搏的形态对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塞有一定价值,甚至在窦性激动尚未出现急性心肌梗塞图形之前,其室性早搏就已显示出急性心肌梗塞图形,并能准确定位,当室性早搏有以下特点时,即可提示心肌梗塞

 

(1)室性早搏的ST段是弓背形或斜直性上抬。

(2)胸前V2~V6导联的室性早搏呈qR、qRs、QRs、QR型,而不是QS型或rS型,即使q波很小,也提示心肌梗塞存在。

(3)室性早搏的T波高耸、尖锐、对称,是心肌梗塞的最早表现。

 

有人将符合上述特点的室性早搏,称之为“梗塞型”室性早搏。这是因为心室中的异位节律点往往是在普肯野氏纤维,它们均在心内膜下,对心外电极(V3~V6)来说,其除极向量总是对着的,当QRS波以正向为主时,应是宽大并有切迹或粗钝RR′群或宽R波,也可以是双相的Rs波群,ST段在以正向波为主的导联上呈下斜型。当有心肌梗塞时,由于除极向量是背向坏死区的,此时对向心外膜的导联上就会出现q波。所以,在对向心外膜的导联上只要R波为主就不应该出现qR波,如出现就提示有心肌梗塞。同理也不应出现ST段原发性抬高。

 

室性早搏呈心肌梗塞图形,除伴发急性心肌梗塞外,还可见于高钾血症,心肌局部缺血,脑血管意外,肥厚性心肌病等,但只要结合临床和实验室及特殊检查,均可进行鉴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