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心脏病有影响的心理因素

(2011-09-04 15:41:22)
标签:

英国

心脏病

心血管疾病

心理因素

冠心病

心脏衰竭

心律不齐

高血压

健康

分类: 心脏病保健
【摘要】  随着工业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疾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心脏病已成为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在世界疾病死亡率里,占有很大的比例。
 

对心脏病有影响的心理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心脏病患者由于情绪激动,情志变化,造成猝死的现象是常有的。如英国著名生理学家性情急躁,冠状动脉供血不良。他自己曾经说过,他将死在惹他真正动怒的人手里。后来果真在一次医学会议的争论中,他受到精神刺激,在盛怒之下,心脏病猝发,当场身亡。在冠心病或心肌梗塞病患者中,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比不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人的病情轻得多。

 

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其心理因素对心脏病的产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就是说长期的反复的消极情绪,在心脏病的发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的学者做过动物实验,在白鼠脑中的情绪中枢部位埋入一个电极,刺激脑细胞就引起防御性反应,白鼠躲到角落里,缩成一团。这样连续刺激3—4小时后,小鼠的机体就发生明显的失调:血压升高,心率、呼吸频率改变。更有甚者,有的动物在类似的条件下,出现严重的心脏衰竭,或血管梗塞。由此可见,该种紧张的情绪刺激如果由暂时的变为长期,就会使机体发生一系列变化,如心律不齐,以致高血庄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国外有的学者经过实验认为,人的性格对心脏病的发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特别是情绪波动大、易激动的冠心病者的发病率比遇事冷静、不慌张的人大约高6倍。

 

治疗心脏病首先要从预防开始,所以一定要遇事冷静、不急躁、不慌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睡眠是预防心脏病的最佳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