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五大误区
(2011-03-25 13:43:39)
标签:
小儿先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治疗杂谈 |
分类: 心胸疾病 |
摘要:先心病复杂多样,治疗时机、方法、费用及效果等也有较大差异,非专业医生及病儿家长还存在各种各样的误区,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甚者失去治疗机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约占出生婴儿的0.8%,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近年来国内外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水平有很大提高,几乎可以对所有先心病进行有效的治疗,已经从一般的心脏外科分化成为专业小儿先心病外科。但先心病复杂多样,治疗时机、方法、费用及效果等也有较大差异,非专业医生及病儿家长还存在各种各样的误区,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甚者失去治疗机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
随着医疗设备和技术的提高,目前大多数先心病均可以得到有效治疗,总的成功率在95%以上,儿童心血管中心的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术前无并发症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等单一畸形先心病的成功率接近100%。在手术时机选择恰当、技术保证的前提下,一些复杂危重先心病的手术成功率也在90~95%左右。先心病早期主要是形态方面的畸形,所以除少数不能进行解剖纠正而只能进行血流动力学纠正的先心病如严重肺动脉闭锁、较大儿童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等外,大多数的先心病患儿经治疗后可完全达到痊愈,对今后的生长发育、生活工作影响不大,可以完全达到或接近正常人水平。
☞
从理论上来说,越早进行矫治手术,越能减少心脏的损害,个别发达国家已经有为胎儿进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个例。随着手术技术和安全保障水平的提升,我国小儿接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年龄也在不断提前,在大型儿童专科中心,对于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心病一般建议患儿在出生6个月内进行手术。
但由于医学技术发展的局限性,小婴儿有完全不同于年长儿的生理特点,各脏器尚未发育成熟,对手术的耐受力低下,因此手术难度大,对各种技术要求较高;另外,不同种类的先心病有不同的手术适应症,年龄要求也不一样。所以,先心病手术的最佳时间应该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而定。对严重的心血管畸型,如大动脉错位等,应按病儿的不同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在新生儿期手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远期效果和挽救患儿生命。
☞
先心病的治疗费用与患儿的病情轻重、年龄和手术中使用的材料有关。患儿年龄小、病情复杂,需使用的材料如人工肺、超滤器等要求较高,术中、后治疗难度大,因此,治疗费用相对较高;而年龄大、病情轻而不使用昂贵手术材料者,费用低。因此,不同情况,治疗费用不同。
☞
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一些先心病可通过介入技术得到治疗,介入治疗有创伤少、恢复快、美观的优点,费用相对较高。目前对介入治疗效果较好、技术成熟的先心病包括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某些部位的室间隔缺损。但每一种方法都有其适应症和优缺点,应根据利弊大小而选择。
☞
先心病尤其是一些严重复杂畸形经常发生肺炎、心功能不全、生长发育迟缓等并发症,临床上经常遇到的是将心功能不全误作肺炎进行长期治疗,或试图增加营养等手段改善体质后在进行手术治疗。但由于许多病情是由于心脏本身病变所致,不从根本上治愈先心病,这些病状是不能得到改善的,反而延误治疗。在心血管内外科医生共同研究后制定治疗方案是最佳方法,必要时需急诊进行手术方能挽救患儿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