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打豆浆更好
(2009-09-03 15:56:30)
标签:
豆浆蛋白质抗氧化活性酶活性物质豆芽豆卷健康 |
分类: 吃与喝 |
上篇文章向大家推荐了用酵母做馒头,这里再向大家介绍怎样做豆浆.
我们习惯上做豆浆的方法是,把豆子泡几个小时完全膨胀后打成豆浆.
这里我向大家推荐另一种方法:
首先是泡豆子,仔细的人可先把自来水放置一天后再用,其道理跟浇花一样,目的是让自来水中的漂白粉即次氯酸钙的氯挥发出去.泡豆子的时间以豆子充分膨胀但又不过头为好,检验方法:把豆瓣掰开,中间略见一点点实心就行了,泡的时间过长就把豆子淹死了.
豆子泡好后不是马上打豆浆.而是让它发芽.通常一到两天后即可看到芽点.我们就叫它短豆芽吧.用这种短豆芽打豆浆,其好处有两点
一是可判断豆子是否新鲜.豆子是油料作物.时间长了容易氧化,尤其是南方地区温度高,氧化的快.氧化的豆子是没有生命力的.即我们说的陈豆子.这种豆子不发芽.如果把豆子泡了之后马上就打浆,有可能打的是陈豆子.这种没有生命力的陈豆子不但没有营养,且里面的氧化物质是有害的.
二是刚刚出芽的豆子正处于生命的初始状态,与没发芽的豆子比较,它的各种酶类即活性物质更多,抗氧化活性也高.维生素与纤维也相应多一些.同时还有较丰富的蛋白质与脂肪,这种豆浆更适宜长期吃工业食品的城里人食用.
但因为它长芽了, 豆瓣里的营养开始消耗,与没长芽的豆子相比,蛋白质与脂肪略有减少.
如果是婴幼儿喝豆浆,还是用既未氧化又没长芽的豆子好一些,因为婴幼儿需要摄取较多的蛋白质.
既然说到豆芽就顺便提及一下,用黑大豆生的短豆芽(约一厘米以内)晒干后是可入药的,医书上称为豆卷.
<神农本草经>谓豆卷”主湿痹,筋孪,膝痛.”<本草纲目>记载其可”除胃中积热,消水病胀满” .可见历代医家对这种短豆芽的好处是早有认识的.
笔者认为,豆浆性味甘平,略偏凉性.身体虚寒凉的人吃豆浆时搭上酵母馒头更为合适.(见上篇文章<酵母馒头壮身体>)酵母馒头偏热,配上豆浆,二者相得益彰.
(本文仅供参考,版权为作者所有,如有转载请与 linlin696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