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旅途
(2024-07-15 10:40:28)
标签:
东篱瘦菊散文文化旅行东北 |
分类: 喇叭花 |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往年每到暑假,我们就孔雀东北飞,去避暑。在那里,我们感受了蒙古草原的宏大气象,领略了小兴安岭的壮丽风光,体验了长白山的奇伟和瑰丽,还有镜泊湖美丽的自然景色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在迟子建文字里反复描写的原始森林。
但是今年,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我们暑假没有旅行的安排,决定在家陪母亲,感受高温烧烤的滋味。
有一年带着母亲去东北,那时老人家身体还行,我们坐的是火车,硬卧,通铺的那种。其实应该坐飞机的,母亲现在行走不便,没有坐过飞机成为了她的一个遗憾。
但我喜欢坐火车,坐硬卧。因为在旅途中,列车会经过许多站点,沿途会欣赏到不同的风景。那些陌生的地方,新鲜的景致,让人产生无限憧憬和遐思,也充满美好的期待和惊喜。
从武汉坐火车到哈尔滨,途径八省一市,行程约五千公里,这在古时候就算出国了。八省一市是:湖北,河南、河北、安徽、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天津。
这里节选一段我在火车上记录的文字:
他乡的太阳很早,小梦初醒时,即开始叩击窗棂,挺热情,挺奔放。而此时,家乡的早晨也通过朋友圈进入了我的视线,湿润,灵动,温情,满目的绿密不透缝,浓得化不开;天空照旧晦明不定,时而烟笼雾罩,时而纤云弄巧;河水伴随晨练人的脚步,缓慢从容地流淌;有振翅的白露,也有啁啾的水鸟,在水一方,在河之洲。当偶遇一些熟悉的面孔,颔首,微笑,回眸之间,都那么生动,一切尽在不言中。
车过锦州,展现在眼前的景色飞快而去,如同我的江南,想是辽阔的东北平原了。田间都是玉米,也能看见葡萄和稻子,白杨成排耸立于田头路边。但我惊诧于那片能点亮眼眸的湿地,茵茵绿草中闪现盈盈水波,穿行其中的河流叫什么名字?从哪里发源?如果顺流而下或逆流而上,会不会看见有沙鸥翔集,白鹤挺立?会不会有锦鳞游泳,渔歌互答?——都无从知道,我只知道这是遥远的北国。
车过沈阳,徐徐停在一个小站,我一看站牌:皇姑屯,这不是张作霖被日本兵炸死的地方吗?那是一九二九年的皇姑屯事件,它告诉我们,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不是突然的占领,而是浸润式的,是渗透性的,也是蓄谋已久的。我立即下车,在站牌下肃穆几秒,以重温记忆,缅怀历史。
夏天的东北平原,景色和我们江南相差无几,都是一望无际的绿。夏天,生命旺盛的季节,生长,绽放,是他们唯一的选择。所以,厚重的大地,显得那么拥挤,五角枫的叶软而薄,密密麻麻的紧挨着,蒙古栎高大粗犷,叶子椭圆,边缘像锯齿,在风中显得无拘无束。榆叶梅见缝插针,枝干从山杏细小的叶中斜伸出来,有些神秘和魅惑的感觉。白桦树总是那么醒目,笔直的干绝无旁逸斜出,拍下来,定然是风景这边独好。不知名的花草沉默着,固守着属于她们的一席之地和几寸光阴。
极目之处都是绿,这应该是很养眼的吧,但我却有些视觉疲劳。卖盒饭的推着小车沿逼仄的过道叫卖,声调拖长,面无表情。好吧,午餐,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