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乐读书
(2023-08-23 14:11:25)
标签:
东篱菊文化读书哈尔滨 |
分类: 喇叭花 |
这些年的夏天都在哈尔滨度过,这使我得以躲过湖北难熬的高温天气,算是避暑吧。因为女儿成家立业,定居哈尔滨,所以我们也和这座北国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
哈尔滨,一座美丽的城市,音乐之都,冰雪之城。走在大街上,到处充满浓郁的异域风情:斯大林公园,果戈里大街,伏尔加庄园,马迭尔宾馆,彼得堡俄餐厅,安德烈大列巴店,索菲亚教堂,欧亚之窗。你看这些店名和招牌,看那些尖顶的哥特式建筑,和穿行在人潮中的或高大或矮小的外国人,你会以为自己出国了。是的,真是出国了,在古代,这方土地属于燕国、渤海国还是金国?
要读懂哈尔滨,又怎么能不读萧红、不读迟子建呢?在现当代文学中,这二位女性是我最喜欢的作家。
读《呼兰河传》,刚开始我还没有特别的兴趣,促成我读完这部小说,是在看了电影《黄金时代》以后。没想到一读就爱不释手。我喜欢这部书散文化的结构和叙述方式,它打破了传统的小说严谨的结构模式,淡化了情节,凭着原生态的讲述,通过自由联想以及看似破碎的生活画面,进行内容的延展。
小说开头的两章,是一幅宏观的俯瞰图,描绘呼兰小城的风土人情,如道路上六尺深的大泥坑,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风景画和风俗画交错叠映;然后浓墨重彩写“我”的家庭,以儿童的视角展现“我”在呼兰小城度过的童年时光,最精彩的当然是“我家的后花园”。后半部分写乡邻,主要人物有:小团圆媳妇,冯歪嘴,有二
伯,刻画他们的生存状态和悲惨命运。
在作者笔下,呼兰河畔的人们,对生活麻木不仁,听天由命;对生命漠然置之,如行尸走肉般地活着。这就是作者萧红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小城所作的传。
当我来到松花江北岸,来到呼兰河口,看见河水碧波荡漾,映着蓝天白云,洁白的水鸟低飞于河面,不禁感叹:这里承载着是一个女人的小城人生和纸上江山。在这里,还可以参观萧红故居,这是萧红的出生地,始建于1908年,现在是黑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哈市呼兰区2A旅游景区,于1986年萧红75岁诞辰时对游人开放。故居古朴雅致,低矮窄小的门楣,洁白清秀的塑像,后花园里葱郁的绿植和五颜六色的蝴蝶花,无不在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