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魁《论文偶记》云:“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味淡则简,气蕴则简,品贵则简,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为文求简,需学文言,习诗词锤炼之法,常读古人书,断赘言冗长习气。
《自律力》中谈到自律的误区:如果我知道,我就能做到。而事实是:明知为文当简字为先,却仍旧堆砌文字,笔法缠绵。在为文求简的路上,曾悦然于海叶的散文诗;枫林主人的典雅流古风,言辞存侠情;蘸水笔的极简生活笔记;之时之境平和恬淡的清言与风景;人间草木的纯粹本真;陆依麓的生命温度与毅然强韧。
我在文字中辨认有趣的灵魂,欣赏这样的姿态,他们无一不是在立“简”之风骨。犹如大寒之后,北方的腊梅,枯叶尽脱,枝干清阔,花疏若星子,灿然凛冽天地间。叶尽,枝枯,无一丝一毫粘滞牵绕,独醒独清,内心丰盈,形貌素简。
小野的《极简力》告诉读者:“享用一件物品,未必要真正持有它”,比如公园的意义:看花草树木,未必需要亲自栽种。极简生活要从不持有做起,物品都是你奋斗的产物,而这些产物源于你的思想,你在思想的支配下,才拥有了物质,你拥有的只是自己。要跳出物欲的陷阱,以不持有“非必要物品”的态度,清除多余之物,清除内心的杂念,不购买廉价而非必需的物品。
《极简力》思路清晰的引导读者:欲望极简——不盲从,不跟风;感情极简——不攀附,不将就;物质极简——不迷恋,不堆积;工作极简——不拖延,不抱怨;生活极简——不花哨,不浪费。这本书意在教人们“学会选择生活,而不是被生活选择。跳出‘我执’,眼里不再满是物品,不害怕错过什么,也不担心失去什么,在日常繁琐中集中精力,把真正有价值的事情做到极致,这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持有的物品越多,为之消耗的时间精力越多,以至于打扫,整理,养护,维持,选择,放置都以无形的力量,将生活掩埋吞噬。当一个女人拥有满柜满架衣服鞋子,她必然在每天醒来时,为今天的衣物穿搭大费脑筋。坐在梳妆台前,也必然为涂抹那支口红,戴哪副耳环,而犹豫徘徊,时间便也如朱自清《匆匆》里所写的那样:“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唯有时间无法贮存,而生命的存在形态却赖于时间来显现。过一种极简的生活,不是排斥物质,否定物质,也不是苦行僧,家徒四壁。是必须有选择,让留在身边的物品,人际,感情都是必须的,不可替代的,能丰盈你生命而非消耗拖累,让你看清什么最可贵。
极简亦极丰,少即是多,务必向内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