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心亭边的槐树,落着花瓣,狭长而柔韧,已经枯萎了。停下脚步,仰看头顶的枝条,已然被某种锐器,摧残过了。更高处,翠叶玉蕊,细细去闻,是久违的清香。从荠菜,到满枝的槐花,人们拜访过白蒿草,苜蓿,香椿芽,菜薹,蒲公英。人们总能循春天的脚步,顺利找到它的馈赠。一盘盘新绿端上餐桌,春天便被实实在在地度过。许多个春天过去了,它们留在人们的身体里,指引着脚步,生机勃勃地赶往夏天。
裙子在街道上飘来飘去,更多的色彩流动着。还有新初裸露的皮肤,清清爽爽穿戴起来的夏天,就这样一点点长高了。
雨后多日,气温回升,晴朗愈加稳固,穿短袖骑车的人很多,女人们都认真做起了防晒工作。太阳变得很刺眼,这时候,墨镜成为必须。近视的缘故,几乎没戴过墨镜。昨天先是托瑶瑶定了遮阳帽,又去老殷家配了太阳镜,近视遮阳两用的。很普通的款式,需要两三天时间加工。
夏天里戴眼镜的烦恼,不止在太阳镜。天热容易出汗,眼镜总是顺着湿润的鼻梁滑下来,扶眼镜的动作是真的,并不是什么假装斯文。年少时,看见戴墨镜骑摩托开车的男人,总觉得墨镜只是为了耍酷。撑着太阳伞,戴着墨镜的女人,也只是因为某种风情。是啊,这里面确实有审美的意味,而实用性,只有迎着阳光奔跑,又不得不睁大眼睛的人才明白。
一只燕子,无声飞过窗外,迅疾无影。它们在夏天里飞,勇敢到可以睁开眼睛。 风声也在窗外,几根楼上的网线,挂在风里,不停摇晃我的视线。 早上微凉的北窗下,薄荷草又站起来了,它们始终向着窗外伸展叶片,一次次扭过头去。我能看见,透光后的叶片,清晰的纹理。昨天整个下午,嘴里含着薄荷叶子,一边工作,一边玩这片叶子。周围的人,来来往往,他们大声说话,谈论着学生的分数,预构别人的未来。
语言是一条大河,一条长河,由所有这些慢性咽炎的持有者,注入活水,孩子们那边“天光云影共徘徊”。他们常在诸子思想里,昏沉默然,又在阿莫尔汗的电影里,笑声不断,啜泣涟涟。他们拿着我的话,跟我据理力争一节阅读课,一节让老师闭嘴的,自由的属于他们自己的阅读课。
窗子,开在两个学校之间。我坐在窗下,翻开孩子们亲手制作的班级文集。我在文集里找出两篇,用它们的标题,来给文集命名。
一个叫做:《我的船,在远方》
另一个叫做:《尚有这年的青春》
也许是因为,文集很快就要离开我,我才这般认真有珍惜的翻看它们。在一首诗歌旁停下来,我慢慢读它:
“
《我在想》
我想
送你回家的路上灯都灭
这样看不见去路的尽头
只有我们感受彼此间的温暖
在黑暗中安静的厮守
我想
自己回家的路上灯都亮
这样看得清来路的方向
只有我逆着背影婆娑的人流
在喧闹中孤单地踱步
我想
像风一样
看着满天飞舞的尘埃
没人发现它存在
多自由自在
我想
像泥一样
望着生机盎然的人间
没人注意我存在
被寂寞淘汰
......"
猜想,他是不是早恋了?怀疑,他是不是抄袭了?
我没有去猜想,只是简单地读这首诗。老师布置给学生的作文,不应用来试探,不应诱骗他们倾吐秘密,作文不能成为严刑逼供的依据。他写下这首小诗,像枝桠上开出一朵小花,明媚的阳光照在树上,花才更好看。想起昨晚夏姐姐打来的电话,要把两本文集全部打印,然后给孩子们一个大的平台。在抽屉里尘封了半年之后,文集终于有了更好的去处,这是我欣慰的。
楼道里回荡着问好的声音,上课的声音。 语言的河流静静流淌,风声又慢慢可以听得见了。我的同事们,用着慢性咽炎的嘶哑嗓子,开始歌唱。每一个人,都是认真努力的,没有哑剧。声音虽然嘈杂,但身处这样的氛围,才觉得安全又实在。
一个人独坐着,可以听见对面教室的数学课。一个中年男教师,沧桑有洪亮的声音,偶尔会敲敲黑板,以便使学生更专注。我的目光扫一眼墙壁:课表,时间名,成绩表,名单,自习辅导表,值班表,记事便笺,守则,管理制度与条例。再扫一眼桌面:工作电脑,作业本,资料书,批改红笔,试卷,练习册,字典,扩音器,茶杯,台历,巨大的三角板。
突然想到一首歌:等你下课。
然后我去上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