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谬谬无余
谬谬无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569
  • 关注人气:1,3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和孩子们

(2017-05-09 16:22:06)
分类: 行散

我和孩子们


    楼下草坪,阳光好的上午,星星般洒着小花。
 
   午休时候,不午休的孩子就在草坪上玩。他们坐在花草间,谈论着学校生活,大树投下绿荫,自行车停在树下。一个男孩子提议摘花,其他几个跟着动起手来,摘了几把,就打起了花仗,往对方头脸上抛洒,被洒了花的两手乱拂,同伴们戏称他是新娘子。
 
   这一幕让我想起豌豌,带他去公园,他最爱在草坪上爬,一把把地扯青草往嘴里送。豌豌一岁多,正在学走路,外婆带着。每有一点闲暇,我都要给母亲打电话或者视频聊天,询问豌豌。赶上放假,更是急切地回家看他,而离家时也会万般不舍,既挂念孩子又担忧母亲。
 
   毛豆也是不午休的小孩,别人午休,他或者看课外书,或者玩积木,或者早早去学校找同学。也常在放学回家的路边,摘一朵花送给我,并向我询问名字。我没有认真对待过他的问题,心情不好了,就冲他发火。随着他的长大,本就不依恋我的他,渐渐离我远去,我也因为豌豌,而更是忽视他。
 
   L说,父母对于孩子的爱,只是复制,不是分享。我觉得不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只能分享,且不可能均分。
 
  我们姊妹四人,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爱是不均的,重男轻女的思想,让弟弟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远远高于我们。父亲早上起来煮一颗鸡蛋,是给弟弟吃的,觉得顺理成章。但在外人看来,这是偏心不公。
 
   现在,做女儿的我们,在父母说来,要处处为弟弟打算,因为弟弟最小,姐姐们都应该照顾着他。所有的理由都决定了,弟弟一直可以做一个被宠的人,姐姐们不应跟弟弟争宠。这种观念,是父母观念的一种灌输和熏染,也正是这种观念,让爱只是倾斜,而不是均分,更不是复制。
 
   闺蜜说,她发现我更疼爱豌豌,自从豌豌出生,我才表现出一个母亲该有的样子。用心的程度上,都比毛豆要多得多。我反思自己,确乎这样。随着年龄的增长,更懂得爱孩子,更能发现孩子的可爱。也是因为一出生就自己带在身边,一手养育,日日夜夜陪伴,他的每一声啼哭都牵动着我的心,他的每一个细小的变化,进步都让我欢喜,我真正明白了母亲的含义,如果没有豌豌,我这一生便永远不会懂得,也永远错失这些情感。应感谢豌豌,他的到来教会我。
 
    毛豆出生三个月,就送到奶奶身边。直到幼儿园,才自己带,那三年,是孩子变化最快的三年,但我都没有参与,以至于现在我们在情感上始终是疏离的。记得有一次,孩子因为犯错被我打了一顿,婆婆心疼地掉眼泪,她说:孩子不在你身边,你就不知道养大一个孩子的苦,你打他,我疼啊!过去不能理解的,豌豌都让我理解了,他一生病,我的心都要烂了,每一次给他扎针,我都恨不得替他多扎几下,换了他好。
 
    情感是必须相处一起生活才能有的,即便是亲情,是血浓于水,也要在平凡日子间积累生成。孩子会离开,随着年龄增长,慢慢脱离父母,朝夕可以相伴的,也只是幼小读书时期。毛豆学会做煎饼,学会买药看病,自己乘车出去玩,独自上学放学,洗衣服刷鞋,收拾床铺打扫房间,更重要的是照顾弟弟,爱弟弟。
 
    学会爱,学会分享,学会担当,这都是豌豌能带给毛豆的。但豌豌又将学到什么呢?他比哥哥胆子大,调皮费事,观察力更强,也比哥哥更幸福,因为除过所有的大人,还有一个最最疼爱他的毛豆哥。毛豆偶有一次,向我撒娇:妈妈,也给我生个哥哥吧!他也想被关注着,保护着,而大人们却在豌豌出生之后,就毫不商量地把毛豆当做大孩子对待了。或者说,弟弟让他失宠了。
 
    但毛豆从来都觉得弟弟最漂亮,最可爱,最棒,将来一切都应该为弟弟做打算。以至于,我忽视他,不能周到照顾他,都是理所当然,因为他的弟弟更需要妈妈。
 
    上周去给毛豆开家长会,也是我第一次去开家长会,因为安排了发言,是非去不可,不能推脱。那个会本是惯例,但我的发言却让儿子对我大加赞叹,也在同学中特别自豪。并且说自己要好好努力,不辜负妈妈的期望。我对他的关注太少,学习上的帮助也是汗颜。
 
    会上,一个孩子被老师问得哭了!一个妈妈,站起来不说一句话,只是掉眼泪!那两个时刻,我也差点被感染得哭起来。成绩好,父母自然开心,发言就是经验交流;成绩不好的,父母说话就是自我检讨。我没有考虑过,毛豆成绩如果差,我该怎么说。但他的好成绩,与我的关系不大,这一点上,我发言应该感到愧疚。
 
   经常被批评,说我总是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周围人不管不顾。也许我就是这样子,活得不真实,也不尽力。现在改变,希望并不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久立向蔷薇
后一篇:初夏抒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