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酒,酒
诗,诗,诗
古人喜饮,不醉不止,即便喝醉,也是“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何其尽兴,又是何其洒脱。
古典诗词中写的最多又最好的就是酒,正是因为有酒助力,古典的东西总是能给人更多思考。伟大的文学家总是在借助酒来发酵自己的灵感,酒是古典诗文灵感的酵母。
曹操饮酒“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短暂,令人悲慨。“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他的酒诗中人们看到英雄的壮怀,对岁月的无奈,对建功立业的焦灼,雄才大略并不是刚愎自用的鼠目寸光,人才永远是最宝贵的,寻才无门的愁苦和着求贤若渴的心情,我们终于明白成伟业者并非天生头顶光环。
陶渊明饮酒,是人生的另一种境界。他的《归去来兮辞》序里写到自己家里很穷,出于无奈出仕做官,虽然俸禄微薄,可他仍然愿意,因为“公田之利,足以为酒”。田中所产粮食够酿酒就行,多朴素的想法。在这篇文章中,陶渊明也多次提到酒,“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小径漫步,深壑寻觅,清流作诗,孩童几个,淡泊恬静,素心一颗。酒是他诗化生活的酵母,夜阑饮酒,小憩片刻,诗便在他的指缝间流淌“采菊”的事情进入诗篇,于是有了千古佳句《饮酒》。他的诗叫人心神清朗,明白在刀光剑影,仕途颠簸之外还有一方寂静山林。
李白举酒邀月,拔剑倚天,飘逸似仙。杜甫钦羡李白的洒脱不羁“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唐朝的市井里喧闹的酒馆中浸泡着诗歌的骄子李白,泡出辉煌的诗篇,隔着历史我们还能嗅到酒香:“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没有酒就没有李白千古佳篇,呵着酒气,蘸着浓墨把满腹才情吐成不朽的诗行。在他的文字里我们发现文人并不全是清高迂腐的,而自然率真随性而行,豪放激越是一种更迷人的姿态。
苏子饮酒,在中秋之夜“欢饮达旦,大醉”于是有了“把酒问青天”佳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他醉酒之时对天下人说出的心里话,最美好的祝福。苏子黄州,人生低谷,借酒浇愁,月夜泛舟赤壁“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苏子与客饮“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他们饮到了痛快处,什么人生的苦恼,什么仕途的挫折,都随这滔滔江水消逝"客喜而笑,洗盏更酌”最后在畅饮中轰然睡去,嘴角上还挂着笑意,手中握着半杯没有饮尽的美酒。还是在赤壁,苏子望东去滚滚大江,怀想周公瑾,书人生感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诗和酒再和着人生,这是何其的豪迈,何其的放达。人生绝不坦途朝天,逆境中的坦然与乐观是一个人游刃有余生存的表现,苏子用诗和酒诠释生命的坚韧与通达。
李清照饮了杯淡酒,用堆积的菊花写诗,写尽了悲愁;
陆游斟杯黄藤酒,用满城的柳色染诗,写成生死离歌……
嗅着诗篇,嗅着酒香,嗅着生命的不同味道,多少语言古今一致,抚今慨昔,我们今天的酒太浓了,还是太淡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