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念去去
念去去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616
  • 关注人气:1,6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小说研修班】我们来谈小小说6

(2013-11-20 08:55:41)
标签:

文化

作业评读之二:牟喜文、刘会民《二十世纪的爱情》、张晓东《雪打灯》中背景情节的不同处理
文□冷清秋

  作为情节中的背景事件的带出,既可以通过大段的插叙实现,也可以用零敲碎打的形式,一点点地交代出来。
  这两者的效果是不同的。简单来讲,前者有助于故事情节的快速推进,以及更为丰富的细节表达和实现足够的情节容量;后者则有利于渲染氛围,并能够在有限的时空内,集中讲述更为复杂绞缠的内容,而又不至于使情节太过枝蔓难解。
  对于这些这三篇或许还不足够典型,但是却已经可以让我们看到之间明显的区别。整体处理的得与失可以先放在一边,关键是要注意这些不同的背景处理手法。
  而且不但牟喜文同学的作品和刘会民、张晓东同学处理背景手法不同,即便是刘会民和张晓东同学,虽然都是把背景给一点点交代出,但是处理的效果也大不一样。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是同样类似的手法,但是具体的表达形式也是如此多变的。
  抛开这些外表,从本质上说,这其中的实质是,在保证一个主事件讲述时,如何进行另一个辅助性的次要事件情节的展开?传统评书中的方式是来个“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切口,实现跳转。这就有点类似于大段的插叙,近似于牟喜文同学处理的那样。
  除了这个,现代小说手法中,还可以借助人物的内心活动,通过追忆和思索,来完成其他情节的补叙。就像张晓东同学作品中的样子。
  实际上,另一个常见但是可能不为同学们所意识到的方式,就是像刘会民同学作品中的那样。通过不同人物之间的关联,把其他情节带入进来。比如通过娘儿俩的交锋,带出家里的状况,以及翔子的家庭情形等。因为这个手法太常见了,所以可能有的同学从来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一种惯用的背景介绍手法。而且如果之间带出的是某个具有一定连贯性的事件,那么就又变成辅助事件的讲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