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研修班】与同学说374-381
(2013-06-26 18:54:19)374
看得很准。线索不够清晰。大家虽然明白要讲什么,但是情节本身衔接和过渡以及转折做得不够流畅。
情节组织的不够到位,但是却能让人读出东西,我想这真正体现的应该是读者的阅读水平。而且也间接指明了,文章本身已经写出来,但是还要差一点才算是处理好了。
375
我一直是这样以为的,会学习的同学,能从回帖和看别人的回帖中,学到比贴主本人更多的东西。
376
其实写不成熟的点子有助于发现构思不畅的地方,而写相对思考成熟的点子,容易把文章迅速写完写好。
两者其实并不冲突。不过考虑到时间精力有限,所以前者偶尔为之,重心放在后者比较容易出效果。
377
探讨到深处你最终会发现,其实先前许多的心结和担忧甚至是焦灼,其实都是多余的。
有时仅仅是换了一个视角,你会发现根本不存在什么障碍和麻烦,而是道路通畅无阻。
378
这就像新兵入营一样,每一个技能都要训练。心理刻画是必须的,情节的曲折也是必要的。也许一时无法都体现在同一篇文章里,但是注意轮番训练,才有可能达到最终灵活运用的可能。
因此当被指出文中的不足或是欠缺时,其实本篇改不改都是次要,记得下次写时考虑这些就好了。
我们无法在一篇中把所有一切都学到手,但是我们可以在一篇篇中,把东西一点点的学到。
379
没事。文字创作上的“离经叛道”失败了最多就是撕掉重来,而一但有日竟然能小有所获,那也绝对是毫不奇怪的事。
有些路试了可能不通,但有的路几番试探之下,确实通达或是转而找到了其他的通达之处。
写作上尝试不一定会成功,但也不一定会后悔;而“按兵不动”虽然不会直接面临失败,但是无形中可能也远离了可能的成功。
可能选择的后果是次要的,关键在于如何选择。
380
刚开始牵着作品情节走,写着写着被作品情节牵着鼻子走。
这说明写着写着就进入创作的状态了。
体育比赛前运动员都要热身,功效类似如此,可以帮助快速进入状态。对于写作来讲,可能阅读交流以及直接动笔这些,都是不同的人的热身的方式吧。
381
“好玩”两个字算是道出了这篇的最大特色。这样的文章写着好玩,读来有趣。
其实人有正儿八经之时,也有欢声笑语之际,如果真的像所说的“文如其人”,那么我们写的也应该有类似这样轻松愉悦的篇章才对。
这篇最大的看点,就是这种嬉笑无奈的语气。尤其最后的收尾,用“哭笑不得”的气人,明褒暗贬的惋惜,遮盖了先前的不愉悦和人心里的斤斤计较,弱化了道德指向,增强了喜剧效果。
像这样在写完之后随便谈几句创作感言或是所悟,更是给读者的阅读带来了不同的效果。
这样不只是在读文章,也等于是作者和读者间在互打招呼了:
作者:读完了?
读者:读完了。
作者:感觉怎样?
读者:马马虎虎。
作者:是“马马”多些,还是“虎虎”多些?
读者:……!
哈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