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小说研修班】与同学说350-354

(2013-06-17 13:56:16)

350

  对于写作者来说,脑海里不会只有一个写作素材。所以优先处理那些有感觉或是思考相对成熟的点子。

  另外,所有的构思都是在不断的深入思考后成熟的,其中写一些构思的草稿也是思考的形式之一。我的经验是,很多时候,不成熟的想法,在下笔之后,慢慢的会越来越清晰。因为一来写作可以打开锁死的思维,二来一落笔,那些或明或暗的问题就都暴露出来了,然后就可以着手思考如何解决。但如果一直不动笔,那可能会处于一种胶着状态出不来。

当然,也有人是思考成熟了才落笔,但是要注意,这样的人,虽然没有落笔,但是却是在思维里不断地构思和揣摩情节,仅仅是没有写下来。所以如果你可以做到这种“脑写”,那么无妨,如果还不能够,就只有用笔来。这就像记性好的人可以什么都不用管,但是记性没那么好的人最好准备下便签一样。一切要看自己的情况和写作习惯。

 

351

  这是一种反客为主的控诉方式。不过这个会议的规模小了点,如果安排成是世界性的动物大聚会可能会更有“广泛的影响力”,而且也可以出现诸如非洲角马、南极企鹅、北美麋鹿等有特色的物种。这会给文章带来更广阔的视野和趣味。

但是毫无疑问,这种和前面的作品在形式和主题上都拉出距离的写作方式,会是一种极好的锻炼。可能会有困难,但是不经过这种磨砺,就长不出能力的茧子。

 

352

  一是注意炼句,多琢磨句子。

  另外就是构思。通常来讲,一件悲伤的事用悲伤的写法来处理,想写好难度很大。但是换成喜剧或是闹剧的方式来处理,一来可以有一个轻快的情节,二来在哭笑不得或是畅怀之后,同样也可以引起反思。比如如果本篇处理成其实是误诊,都开始交代后事了,但最后是一场虚惊。这样一来可以不那么沉重,二来同样也可以传达出所要变现的严峻现实。因为这一次仅仅是侥幸,下一次真的大病临头呢?

  这里当然不是建议写成这样,只是给一个具体的例子来活跃思路。

多努力。用心付出都是有回报的。

 

353

  在小小说中,有一类题目比较特殊,是采用情节中人物的名字命名,比如此篇。

这种处理方式的好处是,因为人物本身可以具有丰富的意象,所以在读完后重新咂摸题目时,同样会把这种浓烈的效果赋予题目本身。

 

354

  有时是真的意外,有时意外中却又有着某种的必然。无论是哪种,都可入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