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研修班】与同学说252-257
(2013-06-17 10:09:03)252
拆迁中的猫腻是一个让人关注的热点,但是一个更为深远的现象,是拆迁造成的“先富后贫”这种“短暂富翁”的问题。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个人问题,而是有一定普遍性的现象了。关注这个,有更现实的意义,也是更有深度的主题。
253
这种长篇大论虽然深刻但是看得人头疼。所以这就是小小说的一个重要作用了,就是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喜闻乐见的手法,把类似这样的主题,在潜移默化中传达给读者。
因此,如何让文章变得好看有趣,就是一个虽非必须,但很必要的事情了。你可以说我不喜欢那样写,但是却一定要能够那样写出才行。能力和态度,这两种不同的东西要分得开。
254
好的环境要靠大家来维护,所以每一个人都需要努力,无话时甚至可以只浏览,但是一定不要灌水。那种情形看似热闹,但是容易影响人阅读的情绪,而至于浪费彼此的时间就更不用提了。
实际上,灌水与否也不会有确切的标准,无非是自己自我约束罢了。其中的关键是,只要明白一个好的氛围养成的不容易,以及好的氛围对于交流沟通学习的重要,明白并珍惜这一点,哪怕回帖中只有一个字,只要是发自内心,也是良好的沟通。因此看到有的论坛设定诸如回帖的最少字数,虽说带有无奈的成分,但是这种不便,确是因为没有在大家的心中达成共识,共同维护自己的交流环境所致。如果是那样,交流的乐趣又在哪里呢。
所以杜景礼同学这个感慨发的很及时,好的环境需要大家来共同维护。
255
改变从自我做起。做力所能及的事就可以了。
257
下面这些话不是建议这篇文章怎么修改,而是作为一种对于写作的探讨:
本文写得很悲情。那么换个思路,如何写得充满温暖呢?可以这样处理结尾——
“我”实际上已经与小美失去联系多年了。但最后一次通话中,小美说要出去闯一闯。但“我”知道,所谓的闯,无非是到外边打工。但那好歹也算是一个新的开始。
此后事情繁多,因为工作的原因,搬过家,手机号码也换了几换,就再也没有小美的消息了。但我总怀疑碰到过她。因为有时,在街头或是向车外的一瞥,会有她的身影一闪而过的感觉。如果她没有再离开,那么我们铁定在这同一座城市的街头意外重逢过。也许她已经又离开了,“我”不确定。但是,有一次我甚至觉得,真的在过街天桥下熙熙攘攘的人流里认出她来了!“我”喊了起来,小美!有好多人回头看过来。那么多的脸,惊讶的,好奇的,莫名其妙的,面无表情的,嬉皮笑脸的……好多的脸啊,一下子把我的小美给淹没了。但是“我”知道,小美就在这些人中,和他们一起,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
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