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研修班】与同学说192-203
(2013-06-04 11:27:13)192
有这样的认识是不愁写不出深刻的小小说的。通常大家对于家的理解都是个人的情感港湾,但是从宏观上看,家还是组成社会的一个基本结构。当年的口号就是“保家卫国”,可见家的重要性。因此,人代会上洗脚妹所提到的那个问题,不但是一种个人情感的隐患,也是社会内部结构不稳固的隐忧。如果考虑到了这个层面上,小小说主题想不深刻,已经很难了。
193
曾经的经历,最终会成为一笔人生的财富。我们从里面发现感动,汲取力量,获得信心。
195
我思考的结果可以与你分享一下:保持一定的阅读量,不需多,但是要有频度;适当地分析一些经典作品,找出共性,总结差异;保持一定的创作数量,让自己处在一个思维活跃的状态;积极与人交流,交换经验,汲取教训。当然还不止这些,但大体如此。
196
这就是一种职业的“道义感”。不是别人规定,而是自我担负起。
前人说,“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意思就是如此。
198
对一篇文章做外科手术式的修改,很耗费精力,有时甚至比重新写一篇还要费神。而且有的文章因为架子没有设计好,修改也会面临天花板的困境。所以这种时候,通常都会直接放到一边,也许很久以后当有了新的想法了再重新动手,当然也许会就这样放着,一直到彻底忘记最终被当做垃圾文档删除。
200
所以心态很重要。直白地讲,我们每一个人最后都会直面死亡,如果无法接受这个结局,那么就不可能正常地生活。所以不管是什么办法,一定要能让自己从急迫中安定下来,然后一个一个地思考和解决具体的细微的问题。不急不躁。一路下来,许多东西最后不知不觉间就迎刃而解。
检测的方法,就是创作和探讨。创作是检测自己有没有掌握,探讨是通过别人的目光来检查是否还遗留有其他认知上的谬误和盲区。
201所以你就找到了另一篇的创作动机了。当然,这是说笑。实际上一个有责任感的写作者,不会过分渲染,而是会用冷静的笔调讲述。目的不是推崇狂热的偏激,而是促使读者产生反思。
推荐看下黎紫书老师《生活的全盘方式》。那就是这样的一篇作品。
203
一个是热恋中的,一个是分手后的,这种设计让我们注意到,一篇小小说里如果有多个事件或是事例或是人物的话,一定要让他们有差异化和互补性。这样才可以防止出现重叠的人物或是事件。既有助于让小说更精简,也使设计上的功效有发挥到最大化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