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念去去
念去去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616
  • 关注人气:1,6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小说研修班】与同学说169-176

(2013-06-04 10:44:23)

169

 

最后几句读着像绕口令。我的理解是在问,能否通过留白,达成主题的多样性效果。
  这属于创作中比较复杂的问题了,既然碰到了,那我们就分析一下,算是一个有益的探讨。
  一般留白是指情节或事件中的不完整现象。之所以这种情节的不完整留白而不是缺失,我个人认为,判断的唯一标准在于,是否对阅读和理解造成障碍或是生出不必要的疑惑。
  然后我们来说主题。就像电影里有主角和配角一样,一篇小小说里也会有核心主题和次要主题之分。但是因为小小说本身字数和篇幅上的限制,通常次要主题很难被充分表述,因此往往被核心主题给掩盖掉,造成看上去只有一个明确主题的样子。这就好像一部长篇小说是表达爱国主义的主题,但是可以想象里面一定也有宽容、大义等小主题,但是因为居于次要地位,并且是为了核心主题所服务,因此并不提及。李燚淼同学所提的情形可能就近似于此。
  就是说,所谓的留白,并不等同于情节缺失留白仅仅是省略了可以明确预知的某个部分。留白后,情节的具体走向,依然是明确的。要么是仅仅是没有直接点破,要么是处于完全可以预见到的有限的选择之中。因此,这根本不会导致主题处于不确定之中。因为留白本身没有真正地改变什么。
  另外,如果真的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形,就是有可能产生两个平行的主题,那么麻烦就来了。因为小小说写作中有一个原则,就是全文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细节都要为主题服务。如果有产生平行的多主题的可能,就是说这些字和细节都要同时照顾到两种不同的主题的需要。这是一个让人头皮发麻的情形。诗歌中有一种类似的情形和这个状况相近,就是回文诗。但是一来回文诗正读倒读实质上是已经相当于两篇作品,再者回文诗里没有出现真正有影响力的作品,而仅仅是一种文字游戏,就反证了这种多主题下的最大弱点:作品沦为文字玩物,失去本身真正的意义。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次要主题通常在作品中都不够突出的原因,因为所有的设计都是优先保障核心主题,次要主题则属于半放任自流状态。凑巧兼顾上了,就兼顾,没有余暇了就任其自生自灭。

 

170

大环境可能我们无法改善,但是小环境确是可以努力营造的。而让研修班形成一个积极创作,热烈讨论的风气,正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这个需要大家一起来。可喜的是,同学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了这些,并以各自的方式投入进来。氛围好了,最终受益的还是大家。这不是计较谁回帖多回帖少的时候,而是一个需要大家共同营造的事情。哪怕一天只回一个帖子,只要用心了,那就是对大家的贡献,最终也会受益于自身。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帮他人就是帮自己。

173

我们经常说集体的智慧。所谓集体的智慧,就产生在探讨和交流之中。
  因为每一个人的视角和关注的细节的差异,所以通过别人的视线,往往能发现自己思维的死角。因为有些地方,自己可能是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对于另一个人,却可能是早就明了的问题。
  因此把自己面临的困惑和麻烦说出来,至少,也可以看一下别人是如何理解的。即便提供不了现成的答案,也会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问题本身。

 

174

所以,多参与到讨论之中。尽量谈谈自己的见解。你谈了,深刻的地方,会得到同学们的应和,有分歧之处,就是讨论分辨的契机。讨论的结果是什么都不关键,关键的是通过探讨这个形式,加深了认识,锻炼了思维。这种收获,受益很多

 

175

付出同时也是收获。
  认真回复别人的帖子和作品,其实最受益的还是自己。有句话叫做你帮我,我帮你,帮来帮去其实都是在帮自己

176

从《这块石头很像爹》到本篇《秘密》,看到了邱天同学写作上的一些明显的变化。突出表现在情节设计上,更用心思了。
  现在的小小说,一般很忌讳一上来就直奔主题。因为容易被读者猜到后续,那样就丧失了阅读的一般趣味了。所以,把情节设计一下,变得曲折甚至是对读者产生误导,是越来越重要的一个手法。虽然不需要篇篇如此,但是确实有很好的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