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触类旁通话小小说之九:朴实笔调与新人发现

(2012-09-05 18:46:37)
标签:

转载

             朴实笔调与新人发现

                 ——触类旁通话小小说之九

                       天井/文

 

 

我时常喜欢阅读具有朴实笔调的小小说作品,朴实除了文字语言的生活感强外,还在于文字心绪的涌动带着浓厚的情感,更在于作品不会过多刻意设置机巧,而是以平常心来认真对待事件起因,关注事态发展,在善解之心下,将人性之本衬出美感来,还以作品立意上的高洁。因为作品,我便也喜欢上了这样的作家。

著名小小说作家谢志强先生便是其中之一。虽然,曾一段时期,在各类文友之中对于他有过些许议论,但并不能因此改变我对他的好感,因为他用自己的作品证明了一个实力派作家文字的价值。何况在郑州小小说笔会上我见过他两次呢。我感觉他人就如作品一样朴实,言语不多,但都具理且热情。因为见到他本人之前,他是以作品首先征服了我的。在1997年第4期《小小说选刊》上,我快乐地阅读到了他创作的作品《父爱·母爱》。这是一篇让我感动的作品,也是让我对小小说创作手法有感悟的作品,所以至今我会清楚地记着。为此,当年我阅读后便提笔一气呵成写了个短评,投与《小小说选刊》,随后1997年第8期《小小说选刊》就将短评发了出来。现将全文抄录如下:

读完《父爱·母爱》(97、4)我已泪眼充盈。人间亲情在作者的笔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父亲的淡然,母亲的温柔在一言一行中闪动着爱的光华。作为家中的梁柱,具有阳刚之气的父亲所说的话总是淡了又淡,平常了而又平常,然而就是这些看似平常的话语,却体现出深沉的意蕴,一种发自心底的爱心,一种朴实的人生。“明天早上我不送你了,让你妈陪你去坐车吧”“安心读书啊,没事别回家”这几句就可以窥视人心底的感情波涛,展现父亲的人物性格;母亲呢,作为女性,家庭贤母,她付与“我”的是温柔的关心:“母亲点灯、烧香和面、煮面。”“妈不说话,满满地端过一碗面”这几句话语就非常生动地刻画出一位慈母的心,读来怎不叫人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作者赋与了小说散文化,所以该文读来亲切、自然。有着朴实的感情基调。作者又将情感升化成一种人生哲理,就好象文中所说:“父亲的淡然中有一种扎实的深沉,深沉中有一种简单的远大。”

全文语言的细腻,叙述的平淡,且娓娓而来的情感如浪的涌来,正是扣紧读者心灵的成功之处,可见作者把握生活的能力之强。

透过对谢志强先生作品的短评,我现在越发觉得作品阅读带给心灵美感的意义了,同样也依然对朴实文风的作品报以更多的关注。2012年第17期的《小小说选刊》,我又一次邂逅了谢志强先生的头题大作《鹅》。阅读完,我在心里报以了掌声,一是对谢志强先生文字朴实叙述的赞赏;二是作品对心灵呵护的探访让故事事件洋溢着真诚快意给予笑意;三是作家对成长类题材的小小说创作竟然很传神地贴近了生活,从生活里游离出思想境界来表现钦佩。这是有真正生活的小小说。当我讲起这个故事给爱人听时,爱人说,这种赶校的生活她有过呢。在农村,她小时上学,每天都是早起捡猪食、边放牛边割草,还带着弟妹,等到学校时,学校已作课间操了……她的身上一样留着青草和泥土的味道呢。好在,苦日子锻炼了她,她跳出农门,是村里第一个考上了省校的人。回想当年,一样爱读小小说的爱人说,真实的生活写就在小小说里艺术加工后更有味道。我说,是的,这篇小小说因为有了朴实生活背景,加上在故乡时,我家养过鹅,我对它很熟悉,鹅特别喜欢追穿红裙子的人呢,更喜欢把头一歪斜面叨住过往人的裤脚。家中有鹅,常闻闹声呢。妻半开玩地笑着说,你写写我,或许会有更多收获呢。我想,谢志强先生谋篇之中,着劲写实鹅,为的就是突出刘彩霞的生活的与众不同及她的个性,当然还有她的学习之功。因此,在文本中,作为一个老师的“我”,为不使自己漏栽一棵树苗,便有意去造访了刘彩霞的家。作品之中强调了角度置位对一个孩子心里的感受,就如议鹅的交流一样,让第一次的微笑融化小女孩的生活之累,也实现了“我”读懂孩子内心的快意。文本中精彩语句闪着朴实的力度,谁读了一样会在心里一笑的:“……鹅为什么不怕人?她说:鹅的眼睛看人,把人缩小了,缩得比它自己还要小,它就以为自己伟大,所以,它不怕人。”还有:“我说:鹅的眼里,人就像小人国的小人了?怪不得鹅主动向人挑衅呢。”还有文本中“我”的内心震动:“我们都笑了。我第一次看见刘彩霞笑,笑得回归到她的年龄。一个小女子的笑。我难以想象,要是换了个角度,自己仰视着鹅,像面对一个庞然大物。”因此,文本中,在“我”讲述中,同学们也从内心里有了善良的发现和理解,接受了那个长期以来身上带着怪味儿的刘彩霞,并帮助其一同克服生活所需。刘彩霞就像找到了春天的手,牵着那股暖手,正常上课了。一篇小小说也就合理地呈现了它该完成的创作,并还有了余味思索。

以上,我只是将谢志强先生作为一个当代写就朴实笔调小小说的作家来论述,(其实在当代,这样的作家是很多的,我这里不再扩论。)意在希望这股文风可以永在,因为清新、自然的文风会像一面镜子,照着后来小小说创作者前行的方向。如小小说新人的出现,在思考小小说创作时,我想更多时候,他们还是要以这种类似的生活方式题材创作小小说,这样做可以提升感性生活带来的乐趣,在理性生活的创作中,容易找到更多艺术的表达需要。说得白一点,就是更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口味。

于是,我想,作为杂志与媒体应多培养和造就当代小小说新人,使他们成为小小说的未来之星。这点上,郑州的《百花园》杂志社、《小小说选刊》就在多年前就赋与了远瞻。在2012年开初,以杨晓敏总编领导的团队更是扩大的这种培训举动,打造和圆满地完成了对首届、第二届小小说作家高研班的培训工作,从优教与热学的实战之中,广大学员获得了许多成绩,影响大,鼓劲性强,不泛创作英才,精品佳构也层现。我长期以来,多喜欢关注这类活动,喜欢静静学习和观看各路选手的表演,如,同题赛,既定学员作业讲评等。从中在氛围之下也提升自我。但,我还是对作品朴实者多留有心思,也喜欢这类以新人相称的名字,如纪东方和冷清秋就是其中高研班学员的代表。不过,所谓新人都是相对的,因为他们前身是文学爱好者,有的更有基础性,已发表些许作品了,他们出现在这种高研班上,多数是为获得更多的作品创作上的提升和在团队里获得更多主流刊物与专业老师的关注。纪东方的作品《美美》(2012年第16期《小小说选刊》)出现时,得到了一些老师与文友的认可,我也一样有同感,作者出手不凡,有如当年《青岛啊,青岛》一样,虽然作品还有些差距,但已表现了题材创作的潜能,而且实力显现出来。以一只取叫美美的小鸟带给边防哨所官兵快乐的故事,掀动阅读的情感,写法细腻,文笔朴实,特别连长那句:“你们的任务加重了,要继续站好岗,守好家,还要养好这只鸟儿……”将一只鸟儿在大山哨所中的份量展露得淋漓尽致。这点上,作者可谓用功了。另一篇值得学习的作品就是冷清秋创作的《灵犀》(2012年第17期《小小说选刊》),同样撩动阅读情弦。作品以生命价值存在拷问职业的崇高性,宾仪馆整容师的美,不只表现在手法上,让死者美得安祥,还在于灵魂深处的交流,敬重每个肢体的感受,尽量还原死者生平所愿,抚慰亲人。因此,从朴实的角度来说,这篇小小说是以静的内心在叙述,那个小箱是作品的一个亮点,也是承载一个人对人生选择的意义:人活着为了什么?因此,当“我”抱着那个箱子离开时,也就意味着“我”的人生有了归宿。小小说将情节沉稳地融入到父亲和梅姨之间,已逝女孩与“我”之间,“我”又与父亲和梅姨之间,总推动了情感上升,一直到:“我整整衣服,走过去。”去展现“我”的灵巧之手,敬意之心,让安静的魂灵得到安息。

未来,崇尚小小说笔调的朴实是要在深厚的生活背景下才能完成的,而不只是随意驾就言语就行的,越是简单的情节再现,越需要创作的历练和对作品题材的运用把握,做到情景和谐,让人任服。作为新人来说,除了书本知识的阅读,还要有多聆听的态度,在文体间多作比较,找到共通处,合理利用。另外,多参加像郑州小小说高研班这类的培训班,在辅导老师指导下,发现自已的创作长处,精力打造,必然会有好收获。我想,2012年中国小小说名家沙龙9月轮值主席袁炳发先生的主题建议很好,是该多关注新人创作,建设小小说未来的后花园。

 

 

                                                                   2012、9、5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