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寒食青团店,春低杨柳枝。
酒香留客在,莺语和人诗。
初到江南的北方人,若是正赶上清明前后的时节,往往会诧异于齐整摆放在各食肆、点心铺子门前,一排排碧绿圆润的小团子。
一缕清香,一抹新绿, 一块“青团”,承载了多少江南食客的思念。
http://ww3/large/61d72ef4gw1f2hel3fd26j20hs0b3gnb.jpg
对青团的念想,多出于它太过讲究的时令性:往往也就清明前后那么不到二十天,错过了,等一年。
染色用的青草,可以是鼠曲草、艾叶草或是麦青。若用鼠曲草,在徽州便被唤作“水萩粑”;而用了艾叶,赣州人便称它为“艾粑”,江南人不管,这些都是我们的青团。
取青汁也有讲究。用碱水煮软使其青翠,再用冷水浸泡,控水、捣烂、取汁……
留下的是清香,除去的是苦涩。
“青汁”一点一点揉入糯米粉里,直到有了最漂亮的颜色;也有像做年糕一样打出来的,更加的软糯粘牙。
http://ww1/large/61d72ef4gw1f2helbpbotj20hs07pwf0.jpg
青团是有内涵的,最经典是豆沙馅;若再加入糖桂花,甜香是够了,清香却又被破坏了。
爱吃咸鲜馅儿的,雪菜春笋和荠菜肉末,都是春天的香气。
http://ww3/large/61d72ef4gw1f2helech8oj20eg0aijsi.jpg
想想寒食节的起源,原本是一个多么悲伤的故事。还好有了青团,可以小小的安抚一下吃货的心和胃。
离离原上草,青青团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