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眼中的熊音
荆楚网消息 (三峡晚报) 9月2日下午2点半,记者来到位于宜昌西坝的市九中教工宿舍四楼,见到了罗铁生老师,罗老师刚刚送完重孙女上学后回来。
罗老师是当年带熊音等三名学生到南村坪编《村史》的老师,也就是电影中由成泰燊饰演的“罗老师”。罗老师1958年参加工作,1989年从宜昌市九中退休,现和老伴、孙女孙女婿、重孙住在一起,四世同堂,生活虽平淡,但也其乐融融。今年81岁的罗老师,一直居住在宜昌西坝的市九中教职工生活区。
罗老师介绍,他和熊音的母亲张太淑(罗老称她母亲的本名叫张拥真)是同事,熊音的小学、初中、高中实际上是在西坝小学读的,当时的西坝小学不仅有小学还有初中、高中,后来才将初中和高中分出去。而熊音在西坝读书期间,一直与罗老师家住在同一生活小区。“熊音读初中时我教过她两年的语文,她思维活跃,才华出众,会拉手风琴、小提琴,跳舞、唱歌样样都行,还曾多次在校际作文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罗老师还找出他珍藏了三十多年的校刊和《南村坪村史》(如图)。校刊上登载了熊音的长诗《雨猛松更挺》,而《南村坪村史》就是“静秋”与“老三”相识的“红线”。正是为了编这本村史,静秋和“老三”才会相识相恋,才有了那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翻阅这两本早已发黄的刊物,历史的痕迹跃然纸上。由罗老师带队,熊音执笔的《南村坪村史》,就静静躺在罗老师的书柜里整整三十余年。看过小说的人也许记得,这里面有“老三”的代笔。记者发现,书中共收录了7篇文章,其中署名熊音执笔的有2篇。
据罗老师回忆,1974年,学校派他和一名革委会副主任带着三名学生组成小分队,到宜昌县(现夷陵区)南村坪编写《南村坪村史》,用作学校自编语文阅读材料。“除熊音外,还有两个女学生,一个叫陈红,一个叫杨红军。她们搜集采写,我负责修改润色。” 记者向罗老师证实了故事里关于南村坪的情节,罗老师说,熊音当时的确住在队长家里,队长的名字叫张义修,而他们在队里待的时间是一个多月。对熊音和“老三”的恋情,罗老表示,只知道村里有个勘探队,但不知道“老三”这个人,也并不知道他们相识相恋的事。罗老师说:“小说是把现实生活艺术再创造,某些情节的设置总是会有些无巧不成书的桥段。当时我确实不知道熊音和‘老三’的爱情故事。”罗老分析,可能是因为当时自己的老师身份,而“这种事如果被学校知道了,肯定要被批斗的。”
罗老师说,熊音是1957年出生的。母亲是西坝小学的教师,父亲是原宜昌师专的音乐老师,她还有一个哥哥熊新和一个妹妹熊青。熊音的母亲退休后,她顶职到市九中当了几个月的炊事员,不久到初中部当语文教师。
在罗老师眼里,熊音一直是个勤奋好学的学生。1977年恢复高考,熊音考试成绩优异,却因“成分”不好未被录取。1979年,熊音在宜昌电大进修英语专业。1984年,熊音通过考试被宜昌师专外语系录取。1986年毕业后,因为成绩优秀,熊音被调入宜昌市一中担任英语老师,并在当年参加了武汉大学研究生考试,被武大录取。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熊音通过托福考试到美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熊音父亲去世后,她的哥哥、妹妹、母亲都先后移居到加拿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