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普济寺

(2012-03-25 16:31:13)
标签:

最皇家气派

琉璃世界

活大殿

成佛要在成人

旅游

分类: 佛教旅游

http://s12/bmiddle/61d580f5hbc0d55d1907b&690


http://s16/middle/61d580f5hbc0d5955d55f&690




                                             

   “南海潮声,水月流光环佛地,普陀山色,松筠耸翠蔽禅天。”

这是清康熙帝玄烨所书的一副对联,悬于大圆通殿内。

   一想到普济寺便会想起玄烨的这副对联,脑海里便会映现出一片雄伟的庙宇建筑,青翠的山峰环绕着,参天大树伸展着茂盛的枝叶遮蔽着,庙前古塔、莲池、碑亭、小桥,有江南秀美的灵动,又有皇家庄严的雄伟。

   普济寺,应该是中国最雄伟壮观的古寺之一了,这些年拜过很多古寺,印象中普济寺的规模之大,气势之雄伟是之最,参拜的人也是最多的。

   普济寺在普陀山白华山灵鹫峰南麓,创建于梁贞明二年,前身是不肯去观音庙,迁至此处,历史上屡兴屡毁,明宗万历年,两次扩建,规模宏大,一时甲于东南。康熙八年,荷兰人入侵普陀,普济寺再遭劫难,仅存圆通宝殿。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南下诏令重建,赐额“普济群灵”,史称“普济禅寺”。

http://s2/middle/61d580f5hbc0d66f5a031&690

http://s16/bmiddle/61d580f5hbc0d68f3f2ef&690


http://s6/bmiddle/61d580f5h79348ad32805&690




                                      

   普济寺三面环山,唯有东南方向朝向大海,这儿也便成为普济寺,观音道场的唯一通道。

   我们下了车,朝普济寺前行,一座古塔在古树掩映下立在一片新修的仿古庙宇中。沿古塔旁一条石径前行,便进入了普济寺观音道场,行数十步,但见古树遮天蔽日,路旁有一块大照壁,上书“南無观世音菩萨”。由此往前是一条古道,即古人进入普济寺的道路,路上立着石牌坊,高约20米,四柱三门,很壮观,石牌坊内树立着一石碑,上书“文武百官军民人等到此下马”。

   我们没走石牌坊这道,而是直接走的以前皇帝和僧人专用的道,这条道由“南無观世音菩萨”大照壁前直通普济寺山门。

   普济寺门前宛若一个江南大户人家的花园,建有占地15亩的莲印池,池内莲花成片,金鱼、鲤鱼成群,岸上有长满各种花木,有三座桥,从池上穿越,正中的是湖心亭桥,平平坦坦的桥上有亭,八角飞檐翘角,东面一座石拱桥,似一轮巨形的弯月,桥上石栏柱上,立着一个个生动逼真的石狮子。西面是一座长堍拱桥,四隅镂有仰啸苍天的龙首。

  我们走的是正中的桥路,先经过清雍正九年建成的御碑亭,厅内雍正帝亲书的丈白玉碑默然而立。又过湖心亭,便径直来到普济寺山门前。

   普济寺山门也就是天王殿,看上去庄严而华丽,琉璃瓦,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上面,闪着斑驳的金光,屋檐下悬着三块金匾,正中一块上书“普济禅寺”,四个大字,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旁边两块分题写着“琉璃世界”和“旃檀香林”。普济寺大门紧闭,非皇上御驾或重大节庆,大门不能开启,游人香客僧众只能由寺院东西两扇门入出。普济寺寺院五步一殿,十步一阁,沿中平由线次筑有天王殿,钟鼓楼,大圆通殿,藏经楼,方丈殿,灵鹫楼,主殿两旁又有普门,文殊、普贤、地藏四菩萨殿。

   我们从东侧门鱼贯而入,眼前的景象撼人心魄,无比高大雄伟皇帝气派的圆通宝殿,满院子站满善男信女,人山人海的,高大粗壮的枝桠虬蚓,树叶繁茂的香樟古树,七八颗,遮住了阳光,留下一院子的荫凉。树干最粗的须数人合抱,有小松鼠儿在枝桠间窜来窜去,精灵儿似的。

   树,香樟树、银杏树、苍松、翠竹…….古老的像老神仙一样的树,似乎是寺庙的象征,日出日落,日日夜夜,千百年来,庙宇、佛像毁灭复生,复生毁灭,僧人信众来来去去,年年岁岁“树”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惟有静静地立生在这里,见证着岁月、历史、人物的变化。树,真的是寺庙长青的灵魂。

   巍峨宏大的圆通宝殿,外观宏大壮美,内里也高大宽阔,“百人共入不觉宽,千人齐登不觉挤”,有“活大殿”之说。大殿正中供奉着8.8米高的毗卢观音像,两侧分列观音三十二应身像,即观音以不同身份教化世人时的形象,有佛身,梵王身,帝释身,居士身,宰官身等等。

http://s15/bmiddle/61d580f5hbc0d70da740e&690



                                          

   普济寺是普陀山观音道场的主寺,理所当然它也成了佛教文化、观音文化和艺术的主要集中地。这里的建筑集中体现了皇家气派,传统庙宇和江浙风格的完美融合,既有大气之壮观,又有精致婉约之柔美。这里的佛像更是精雕细琢,栩栩如生,造型完美。这里更留下了历代高僧、贤士和帝王的感言悟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令人如见暗夜之灯,豁然开朗。楞严会上独圆通、法华经中普门大悲,上求下化,契机方能契理;“极乐莲邦位继调御,娑婆秽土慈航倒驾,古往今来,成佛要在成人。”

“成佛要在成人”,一句发人深思,正如太虚大师诗云:“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无往始为禅,十方国土庄严,何处非祗园精舍;

有缘皆可度,一念人心回向,此间即慧海慈航。”

   “一尘不染,得真圆通,悲心救苦泽无尽;

五蕴皆空,法大寂灭,愿力利生德莫穷。”

   “莲池印月,非空非色;法海藏天,无古无今。”

   “圆悟藏性,一尘不染三感尽;

彻证自心,万德全彰五蕴空。”

   “看曼陀花庄严绝妙,证菩提树色相皆空。”

   “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

http://s2/middle/61d580f5h79348c45eed1&690



http://s7/middle/61d580f5h79348bccd2f6&690

 http://s13/middle/61d580f5hbc0d7f7ae28c&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法雨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