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丽青瓷窑址相关资料

(2020-03-08 14:49:53)
标签:

朝鲜半岛

高丽青瓷

窑址

考古

历史

分类: 推荐篇

高丽青瓷窑址相关资料
001 韩国全罗南道康津郡龙云里窑址

高丽是朝鲜半岛上第一个统一国家,高丽青瓷10世纪开始制作,镶嵌青瓷成为主流产品12世纪达到鼎盛时期,在朝鲜半岛上煊赫了几百年。高丽青瓷不但在朝鲜半岛陶瓷史上地位显著,而且在世界陶瓷史上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公元9世纪,新罗王朝由于争夺王位的斗争和随之带来的政治上的混乱,导致了庆州中央政府的势力削弱,而与此同时,地方豪强的势力大为增强。当时青海镇大使张保皋,他以全罗南道莞岛为中心据点形成了强大的势力,成为了东北亚海上霸主。张保皋年轻时(807)来中国应征入伍,中年(828)回到故乡青海镇并任命为大使。通过张保皋等人从中国浙江地区引进以青瓷为主的瓷器工匠及技术,在9世纪后期新罗就开始少量生产瓷器。考古资料显示,当时分布在半岛西南海岸一带的窑址就多达十余个,比如京畿道扬州郡长兴面釜谷里窑址、全罗北道镇安郡圣寿面道通里窑址、黄海道松禾郡云游面周村窑址等。

9世纪末10世纪初也正是高丽王朝的兴建之始,最初的高丽青瓷与中国晚唐至五代时期的越窑青瓷及其相似生产。考古资料显示,在西南海岸一带发现的青瓷窑址大致分为两类:一是造价昂贵、生产数量受到限制、只能满足上层社会需求的青瓷,以全罗南道康津郡大口面龙云里生产的为代表,其中也包括了部分白瓷;二是用于一般市民生活青瓷和陶器生产。在西南海岸的全罗道、京畿道等窑场,都是由官府直接监管,参与监督烧造官称之为“窑直”,他们从事有关窑务的管理。提供上层贵族使用的青瓷,器物务求华丽,重质不求量,故技术上力求精致,不惜成本

最早的高丽青瓷窑场中,它们的窑炉也采用龙窑烧制,在装烧技艺上,也有泥点叠烧、M形匣钵装烧、白色硅石子做支钉垫烧,与越窑青瓷烧制工艺十分相似。高丽青瓷一般都要经过两次烧造,在充分晾干了掺入少量铁粉的白土坯后,第一次是在700800的温度中烧制,然后再在器物表面上施以含1%3%铁分的石灰质釉,再用还原焰在12501300的高温下进行瓷化。青瓷胎土呈现出暗灰色,釉色类似于翡翠绿,若是还原焰强度给得恰到好处,整体的釉色会呈现出非常高的透明度。

10世纪后半叶到12世纪,是高丽青瓷的技术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相对应这一时期的,是中国的唐末、五代、北宋时期。考古资料显示,仅康津郡青瓷窑址就有188处,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进行了十几次发掘,窑址调查工作仍在进行。

12世纪末开始,高丽青瓷开始走下坡路。具体表现在器物上的变化就是整体施釉变厚、色泽变深、纹样密集、样式风格散漫。纯青瓷的数量也不断减少,有不少青瓷窑址停烧。(相关资料来源网上)

高丽青瓷窑址相关资料
002 朝鲜半岛高丽青瓷窑址分布图 
高丽青瓷窑址相关资料
003
高丽青瓷窑址相关资料
00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