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川大凉山印象

(2020-03-01 19:29:16)
标签:

四川

彝族自治州

大凉山

扶贫政策

旅游

分类: 原创摄影


四川大凉山印象
001

去年,同朋友到凉山彝族自治州大凉山采风,这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大凉山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面积6万余平方公里,总人口473万人,境内有汉、彝、藏、蒙古、纳西等10多个世居民族全州辖116首府西昌,自古以来是通往云南和东南亚的南方丝绸之路的重镇。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

   这里的民风淳朴,虽然靠玉米土豆维持生活,但性格开朗,热情好客。许多寨子的彝民常年生活在两千到三千米的高山上。主要经济作物以玉米,土豆,苦荞为主,平原地区也有稻谷生产,产量不多。虽然大多数人还比较贫困,至今仍保持着他们古老的生活习俗。这里超生情况严重,每户的孩子数量35。他们小孩的卫生习惯不好,不上学在家时不洗脸的,身上的穿着,大多是城市里募捐送来的各种款式,花色的衣服。直到穿破为止扔掉,也不会洗一次,看上去油黑油黑。彝族的男子已经很少穿着民族服装,基本上都是汉族打扮,但是披上传统的披风时,还是能够看出那一份彪悍和洒脱。无论男女都喜欢披一件叫“擦尔瓦”的羊毛披毡。以蓝、黑颜为主,用羊毛手工编织而成。这种披风具有多功能,白天可以做外套挡风,夜晚还可以做被褥御寒,现在质量好的“擦耳瓦”要上万元。在过节和参加重大活动时,都会穿上民族服装。男人成年后要在头上留一撮头发,一生都保留。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老人头发一生不修剪,不清洗,盘发髻,有的发辫长一米多,当地人称天菩萨”。他们对自己的发髻十分珍爱,视若宝贝自己梳理,有时也叫女儿、儿媳帮助打理,但决不让别人触摸。由于受到尊重,日子过得清闲,安逸,与世无爭

彝民所住的屋子,除了几根木料支撑,全部用泥土垒成。阴暗潮湿,空间狭小,在一间屋子里烧柴煮食,旁边打铺睡觉,脏乱不堪。近几年国家扶贫政策的落实,翻盖新房的都会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不少寨子已焕然一新。特别是山区寨子之间基本都修通了水泥路,也有部分土路,路面比较窄只能小型车辆行驶。由于山高路窄,我们进寨子只能租用当地面包车。过去大山里的彝民,赶一次集要走三天,现在方便多了,生活条件也大大改善。

   1935年,红军先遣团司令员刘伯承与彝族果基家的头人小叶丹彝海结盟,造就了歃血为盟的传奇佳话。写下了一篇民族团结的红色史诗。彝海结盟是红军执行中国的民族政策的范例。现在国家大力扶持大凉山彝族民众,在基础建设、教育等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是进一步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在不久的将来,会看到一个新的大凉山。

四川大凉山印象
002
四川大凉山印象
003
四川大凉山印象
004
四川大凉山印象
005
四川大凉山印象
006
四川大凉山印象
007
四川大凉山印象
008
四川大凉山印象
009
四川大凉山印象
010
四川大凉山印象
011
四川大凉山印象
012
四川大凉山印象
013
四川大凉山印象
014
四川大凉山印象
015
四川大凉山印象
016
四川大凉山印象
017
四川大凉山印象
018
四川大凉山印象
0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