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山乐水——中国人的情结

(2010-03-12 22:20:22)
标签:

湖石

青花瓷

草亭

图康

江南

杂谈

分类: 鉴赏篇

     青 花 山 水鉴赏爱山乐水——中国人的情结

          康 

山水画绘制在瓷器上是中国首创,金代皇统三年(公元1143年)崔晸墓中出土的白地黑花残枕上绘画的就是山水图。元代出现瓷上绘制青花山水纹饰,明早、中期青花图案中也可见到,此时,山水只作为人物画中的背景,单独的山水图少见。独立意义的青花山水纹在明代青花绘画中不断发展起来,尤其明代中、晚期青花山水画大量出现,文人画气息浓厚,到康熙时期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康熙青花山水明显受到浙派山水画的影响,注重青色浓淡变化。青花山水画典雅秀丽,富于变化,犹如笔墨韵味十足的中国传统水墨画再现,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春到江南图

 

春到江南,先到的是春风。春风带来了生机勃勃,吹绿了大地,吹绿了江南。翠柳飞絮,桃花争妍,鲜活的色调,纷沓成春景。 春风是温暖的,春风是温柔的,如千言万语的诗句,让“暖风吹的游人醉”。青花瓷画中的江上泛舟人和悠闲自在的渔人,最能体验春水的乐趣。树下的读书学子,吟吟之声交织着芳草芽香,春草如有情,诗中也有绿。远山近水、山峦重叠的全景描写,大气磅礴的壮阔山水青花图,显现了瓷绘新风。成熟的山水青花图中,山石画法大量使用了“斧劈皱”,山脊露白多;水波用线条描绘,正是青早期青花山水图鉴定的要点。

乐山爱水图

爱山乐水——中国人的情结清中期

 

水能载舟,也可怡情养性,正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清澈无形无色的特性给人带来平静,水的流动又给人带来勃勃生机。山有形有色,春山艳冶,夏山苍翠,秋山明净,冬山惨淡。看山可使人心胸豁达,与山为伍一日,会体验到脱凡除尘意境。山水能净人凡心尘思,使精神得以升华。青花瓷中的乐山爱水图案,在清初大量的创作,正是古代文人借山水画,追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意境。

江畔春亭图

爱山乐水——中国人的情结明末

江畔之亭多为草亭,歇脚用。古人画中的亭子非歇脚之用,云林山水畔的亭子,古人却看作心灵的高台,在宁静幽寂中,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亭小心不小,正如“我亦安吾庐,天地何其大”。所以,古人又称“草亭”为“乾坤亭”。青花山水画中的草亭形形色色,各有千秋。

楼台建筑图

爱山乐水——中国人的情结清中期

到了清代青花瓷画中的庭院建筑,已是中规中矩,刻画细腻,按比例成画的图案。楼台建筑图案,在青花画中,明代着重写意,清代按比列写实。图中楼台建筑有全景构图,也有楼台一角。更多的是隐于山涧,或偏于一隅,作为全景点缀。

寿山福海图

爱山乐水——中国人的情结明中期

福山寿海,即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意。明永宣时就有福山寿海纹饰,翻滚海浪凶涌,寿山在海浪中巍然屹立,更显江山永固。清代福山寿海在传统纹饰中多有寓意“福”的蝙蝠案。

柳岸春烟图爱山乐水——中国人的情结康 

柳丝长、春雨细,千枝万缕散飞絮,正是柳岸春烟的写照。堤岸回曲,垂柳成荫,烟波涟漪,扁舟荡漾,晕散的山、云,使青花画面呈现烟雨江南景色。青花瓷画中有大量描写岸边垂柳景致,远山近柳,渲染着图中春色。窑工用写意的数笔描画全景,突出岸柳的图案正是晚明清初的特色。

湖石栏杆图

爱山乐水——中国人的情结明 弘治
 

在青花图案中的假山怪石,多用湖石表现。这种产自江南的湖石,用瘦、漏、透的外观美,点缀着庭院。对原始纯朴美的湖石,人们更有对女娲用五色石补天故事肃然,补天遗留的顽石,又被赋予灵性和人格化,自然成为园林一景。青花瓷画中的湖石,或工、或草、或粗狂、或清秀,石头的本质没有变,清清淡淡的庄严,体现“石不能言最可人”。 庭院中的栏杆,在中国人的建筑哲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搭配。房、栏的配合,使庭院建筑更加完美。明代青花瓷画中的庭院建筑图案,突出了栏杆的画法,这种简约的栏杆,正是整座庭院缩影的表现。庭院栏杆有实用性和欣赏性,古人喜欢画庭院中的栏杆,还在于依栏处有壮怀激情、往事悲情和说不完的世故人情。

临流望江图

 

爱山乐水——中国人的情结

                             天 启

岸边人物临流望江,是古人绘画中常用的《待渡图》,有“秋江待渡”、“山溪待渡”等画作。青花山水人物《待渡图》,在明末清初大量的出现,正是时局动荡,民不安生,引发人们追求心中安和的“彼岸”,是精神之“度”的表现。明末图案简洁,清初山水景色描绘丰富,用不同画法呈现四时之色,烘托着人物故事情节。[原创勿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夜泊秦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