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鸡鸣寺樱色与玄武湖墙影
2025-10-10 10:28:43
樱香漫古墙,
寺影落春芳。
钟响城隅处,
花飞韵几行。
三月的南京,总被一场樱花雨温柔包裹。周末清晨,我循着春的气息,先往古鸡鸣寺去。
出地铁口,远远便见樱花大道的粉白云霞。早樱开得正盛,枝桠斜斜探向青灰色的天空,花瓣薄如蝉翼,风一吹就簌簌落下,沾在行人的发梢与肩头。
鸡鸣寺,这座历史悠久的寺庙,建于西晋永康元年(公元300年),便开始了它长达1700多年的辉煌历程。在江南众多寺庙中,它凭借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历史故事,稳坐一席之地。明初朱元璋在帝都整肃佛教,南京寺院大多迁往城外清静处,唯有鸡鸣寺独屹城中。
寺址在三国时属吴国后苑之地,历经劫难后,古建筑早已不存。现在的寺院是1895年修复的,所以难免有失古韵,而显簇新。
穿过樱林,鸡鸣寺的山门赫然在目——朱红大门配着明黄院墙,门楣上“古鸡鸣寺”四字匾额庄重大气,门两侧的石狮子历经岁月,仍透着几分威严。
拾级而入,香火的气息伴着淡淡的草木香扑面而来。院内古木参天,银杏与松柏的浓绿间,点缀着几株晚樱,粉白花朵与黄墙相映,禅意里多了几分灵动。
沿着中轴线往前走,天王殿、大雄宝殿依次排布,殿宇飞檐翘角,檐下挂着的风铃,风一吹便发出“叮铃”轻响,与殿内隐约的诵经声交织,让人不自觉放慢脚步。
传说南朝之时,梁武帝常到寺里讲经说法,听众逾万,曾先后四次到同泰寺舍身为僧,脱下皇帝龙冠蟒袍穿上僧衣,在寺中过起僧人生活,人称为“皇帝菩萨”。达摩祖师从天竺来南京弘法时曾住在寺中。
走到药师佛塔下,这座朱色七层七层八面宝塔,在春日晴空下格外清丽,塔身上的雕花细腻精巧,抬头望去,塔尖似乎要触到云端。不少游人在此驻足,或静静仰望,或轻声许愿,连呼吸都变得轻柔,生怕惊扰了这份宁静。
药师佛塔巍峨耸立,高达44米,外观呈现假九层的设计,飞檐翘起,佛塔建于1991年,不仅因其雄伟的外观而引人注目,更因一段不为人知的影视佳话而声名远扬。当年,《新白娘子传奇》剧组为拍摄雷峰塔的场景而寻遍各地,最终选定鸡鸣寺的药师佛塔作为替代。尽管这段往事鲜为人知,但它为鸡鸣寺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魅力,也吸引着更多游客前来探寻这段历史的痕迹。
沿着大道走,耳畔是隐约的梵音——鸡鸣寺的黄墙黛瓦就藏在樱林深处,红柱飞檐映着粉樱,倒像是把春日的温柔都揉进了古寺的禅意里。拾级而上,在药师佛塔下驻足,看檐角风铃随春风轻晃,连心底的浮躁都被这樱与寺的相映,悄悄抚平。
鸡鸣寺的由来还有一个神话传说。很久以前玄武湖边的九华山上,盘踞着一条十分厉害的蜈蚣精,能口喷数十丈毒火焰,经常毒害行人和牲畜。后来玉帝派遣天宫中的金鸡下凡对付蜈蚣。金鸡与蜈蚣精在北极阁山顶几番搏斗,蜈蚣精虽然最后被咬死,金鸡也因中毒太深而倒下,鸡鸣三声后化为山丘。人们为了纪念为民除害的金鸡,便把北极阁山上的寺庙称为“鸡鸣寺”。
离开鸡鸣寺,步行十分钟便到了玄武湖。沿着湖边往城墙方向走,脚下是青石板路,身旁是粼粼湖水,偶尔有游船划过,留下一道浅浅的水痕。走到台城段城墙下,仰头看那斑驳的砖石,墙缝里还嵌着几株倔强的小草,砖面上的刻痕依稀可见岁月的印记。
拾级登上城墙,视野豁然开朗:一边是玄武湖的碧波万顷,远处紫金山的轮廓清晰可辨;另一边是老城的烟火气,红瓦屋顶在绿树间若隐若现。扶着城墙上的垛口,风里带着湖水的湿润与草木的清香,仿佛能听见历史与春日的对话。
在城墙上,探身俯看墙根的连绵樱花,有无人机航拍的感觉
待到夕阳西下,把城墙的影子拉得很长,才恋恋不舍地离开。这一日,既有樱花的浪漫,又有城墙的厚重,南京的春,大抵就是这样,让人心甘情愿沉醉其中。
【南京】鸡鸣寺樱色与玄武湖墙影
樱香漫古墙,
寺影落春芳。
钟响城隅处,
花飞韵几行。
三月的南京,总被一场樱花雨温柔包裹。周末清晨,我循着春的气息,先往古鸡鸣寺去。
出地铁口,远远便见樱花大道的粉白云霞。早樱开得正盛,枝桠斜斜探向青灰色的天空,花瓣薄如蝉翼,风一吹就簌簌落下,沾在行人的发梢与肩头。
鸡鸣寺,这座历史悠久的寺庙,建于西晋永康元年(公元300年),便开始了它长达1700多年的辉煌历程。在江南众多寺庙中,它凭借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历史故事,稳坐一席之地。明初朱元璋在帝都整肃佛教,南京寺院大多迁往城外清静处,唯有鸡鸣寺独屹城中。
寺址在三国时属吴国后苑之地,历经劫难后,古建筑早已不存。现在的寺院是1895年修复的,所以难免有失古韵,而显簇新。
穿过樱林,鸡鸣寺的山门赫然在目——朱红大门配着明黄院墙,门楣上“古鸡鸣寺”四字匾额庄重大气,门两侧的石狮子历经岁月,仍透着几分威严。
拾级而入,香火的气息伴着淡淡的草木香扑面而来。院内古木参天,银杏与松柏的浓绿间,点缀着几株晚樱,粉白花朵与黄墙相映,禅意里多了几分灵动。
沿着中轴线往前走,天王殿、大雄宝殿依次排布,殿宇飞檐翘角,檐下挂着的风铃,风一吹便发出“叮铃”轻响,与殿内隐约的诵经声交织,让人不自觉放慢脚步。
传说南朝之时,梁武帝常到寺里讲经说法,听众逾万,曾先后四次到同泰寺舍身为僧,脱下皇帝龙冠蟒袍穿上僧衣,在寺中过起僧人生活,人称为“皇帝菩萨”。达摩祖师从天竺来南京弘法时曾住在寺中。
走到药师佛塔下,这座朱色七层七层八面宝塔,在春日晴空下格外清丽,塔身上的雕花细腻精巧,抬头望去,塔尖似乎要触到云端。不少游人在此驻足,或静静仰望,或轻声许愿,连呼吸都变得轻柔,生怕惊扰了这份宁静。
药师佛塔巍峨耸立,高达44米,外观呈现假九层的设计,飞檐翘起,佛塔建于1991年,不仅因其雄伟的外观而引人注目,更因一段不为人知的影视佳话而声名远扬。当年,《新白娘子传奇》剧组为拍摄雷峰塔的场景而寻遍各地,最终选定鸡鸣寺的药师佛塔作为替代。尽管这段往事鲜为人知,但它为鸡鸣寺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魅力,也吸引着更多游客前来探寻这段历史的痕迹。
沿着大道走,耳畔是隐约的梵音——鸡鸣寺的黄墙黛瓦就藏在樱林深处,红柱飞檐映着粉樱,倒像是把春日的温柔都揉进了古寺的禅意里。拾级而上,在药师佛塔下驻足,看檐角风铃随春风轻晃,连心底的浮躁都被这樱与寺的相映,悄悄抚平。
鸡鸣寺的由来还有一个神话传说。很久以前玄武湖边的九华山上,盘踞着一条十分厉害的蜈蚣精,能口喷数十丈毒火焰,经常毒害行人和牲畜。后来玉帝派遣天宫中的金鸡下凡对付蜈蚣。金鸡与蜈蚣精在北极阁山顶几番搏斗,蜈蚣精虽然最后被咬死,金鸡也因中毒太深而倒下,鸡鸣三声后化为山丘。人们为了纪念为民除害的金鸡,便把北极阁山上的寺庙称为“鸡鸣寺”。
离开鸡鸣寺,步行十分钟便到了玄武湖。沿着湖边往城墙方向走,脚下是青石板路,身旁是粼粼湖水,偶尔有游船划过,留下一道浅浅的水痕。走到台城段城墙下,仰头看那斑驳的砖石,墙缝里还嵌着几株倔强的小草,砖面上的刻痕依稀可见岁月的印记。
拾级登上城墙,视野豁然开朗:一边是玄武湖的碧波万顷,远处紫金山的轮廓清晰可辨;另一边是老城的烟火气,红瓦屋顶在绿树间若隐若现。扶着城墙上的垛口,风里带着湖水的湿润与草木的清香,仿佛能听见历史与春日的对话。
在城墙上,探身俯看墙根的连绵樱花,有无人机航拍的感觉
待到夕阳西下,把城墙的影子拉得很长,才恋恋不舍地离开。这一日,既有樱花的浪漫,又有城墙的厚重,南京的春,大抵就是这样,让人心甘情愿沉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