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州】一园藏尽江南意

2025-09-25 10:05:56

穿过泰州老城的烟火街巷,朱漆大门悄然洞开,一座藏在市井深处的江南园林便撞入眼帘——这便是有“淮左第一园”之称的乔园。比起苏州园林的声名在外,乔园更像位低调的老者,将三百年的故事都藏在一砖一瓦、一窗一景里。

从明代“日涉园”(陶渊明“园日涉以成趣”),到清代“三峰园”(因三支石笋得名),最终定名“乔园”(两淮盐运使乔松年居所)‌‌

入园先见“山响草堂”,堂前池水澄澈,倒映着岸边的古槐与芭蕉。风过时,槐叶簌簌落在水面,惊起几尾红鲤,动静之间,倒真应了“山响”二字的意趣。沿着曲廊往前走,脚下的青石板被岁月磨得温润,廊柱上的木雕虽不繁复,却透着江南工匠的细腻,连缠枝纹的弧度都似沾染了水汽的柔软。

最妙的是园中的“三峰园”,三块太湖石倚墙而立,形似“福、禄、寿”,是乔园的镇园之宝。石下叠着青灰色的湖石假山,拾级而上时,需侧身绕过嵌在山壁里的老松,松针垂落肩头,带着草木的清苦。

“美女照镜石”

逛到“因巢亭”时,恰好遇到一位守园的老人在煮茶。他说乔园曾是明代太仆陈应芳的私宅,后来几易其主,却始终保留着“不追奢华,只重意境”的初心。就像亭边那株明代的桧柏,历经风雨却枝繁叶茂,连树皮的纹路里都刻着江南的韧性。

坐在亭中品一口当地的雨前茶,看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青砖地上投下细碎的光影,忽然懂了为何有人说“逛乔园要慢”——这里的每一处细节,都值得静下心来,与三百年前的造园者来一场无声的对话。

站在假山顶端的小亭回望,整座园林的景致尽收眼底:南馆的粉墙黛瓦、西院的竹影斑驳、北榭的菱花槅扇,竟被设计师用一道曲水连缀成了一幅流动的画,步移景异间,让人忘了身处闹市。

“金镶玉竹”,为竹中珍品,其珍奇处在那嫩黄色的竹竿上,于每节生枝叶处都天然生成一道碧绿色的条纹。位置节节交错。一眼望去,如根根金条上镶嵌着块块碧玉,故古海州志中称其为金镶碧嵌竹

跨入纪念馆,认识几个关键人物陈应芳——首任园主,太仆少卿,营造文人隐逸空间;乔松年——咸丰年间扩建,奠定现存格局,评'小园虽陋,嘉树可誉'

陈从周评价其为'淮左第一园',与苏州园林齐名。‌‌

梅兰芳、荀慧生等京剧大师曾寓居园内

四时景致:古柏为骨,辅以梅林松竹,天竹点缀山坳,暗合四季轮转。

离园时回望,朱漆大门缓缓合上,将园内的清幽与园外的喧嚣隔成两个世界。原来江南的美,从不在浓墨重彩的张扬里,而在乔园这样的地方:一汪池、一块石、一株树,便藏尽了中国人骨子里的诗意与从容。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