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文尼亚·波斯托伊那】闯入地心300万年的异世界

2025-06-25 11:16:21

在斯洛文尼亚的土地上,有一处神秘而迷人的所在——波斯托伊亚溶洞(Postojna Cave),它犹如大地深处的一颗璀璨明珠,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而我去之前心中满是不屑,因为溶洞在国内看得很多,以为不过如此,事实却对这场地下之旅有了不一样的认知。

波斯托伊那溶洞,在斯洛文尼亚境内,是欧洲第二大溶洞。全长27公里,洞深115米,形成于300万年前由比弗卡河的潜流对石灰岩地层长期溶蚀作用。

1818年波斯托伊纳溶洞最壮观的部分被发现,1872年洞内的观光铁路正式通车,是全球最早的商业化溶洞之一。洞内套洞,有隧道相连,形成一条奇伟的山洞长廊。有辉煌厅、帷慢厅、水晶厅、音乐厅等4处主要岩洞。

初至波斯托伊亚溶洞景区,洞口并不大,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与好奇。购票后,随着人流走向溶洞入口,远远便能感受到一股潮湿而凉爽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在热烈欢迎着我们这些远方的来客。

进入溶洞,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独特的地下铁路站台。这是世界上唯一的双轨溶洞铁路,已经在这幽暗的地下运行了140多年。

登上世界上最早的溶洞观光铁路机车,在洞内行驶约3.7公里,驶入溶洞深处,昏暗的灯光在嶙峋的石壁上摇曳,仿佛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神秘的时空隧道。耳边传来小火车与铁轨摩擦的“哐当”声,和溶洞内潺潺的水流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奇妙的自然乐章。

洞内温度维持在8-9度左右,即便在夏日乘坐小火车,仍能感受到一股寒意袭来。

沿途,各种奇形怪状的钟乳石和石笋在灯光的映照下,宛如梦幻中的仙境。有的钟乳石从洞顶垂下,细长而尖锐,仿佛是一把把锋利的宝剑;有的石笋则从地面拔地而起,粗壮而坚实,犹如一个个顶天立地的巨人。

它们在岁月的雕琢下,形成了千奇百怪的造型,有的像灵动的仙女,有的似凶猛的野兽,有的如巍峨的宫殿,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小火车在一个宽敞的洞穴大厅停下,我们开始徒步游览。脚下的路时而平坦,时而崎岖,虽然是防滑路面,仍需小心翼翼地前行。

一路上,根据景点号码,听着手持听筒的详细地介绍。原来,波斯托伊亚溶洞的形成历经了数百万年,是皮夫卡河的潜流对石灰岩地层长期溶蚀的杰作。这条地下河在溶洞中时隐时现,它不仅塑造了溶洞的独特地貌,还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地下生物。

继续深入溶洞,我们来到了“辉煌厅”。这里矗立着溶洞内最大的石笋——“摩天大石”,高达16米,气势磅礴。在灯光的照耀下,石笋表面闪烁着晶莹的光芒,仿佛是一座由宝石堆砌而成的山峰,令人叹为观止。站在错落有致的观景台上,由衷佩服几百年前的设计师。而旁边的“辉煌”石笋,则是波斯托伊亚溶洞内晶莹洁白的象征,它宛如一位纯洁的仙子,静静地散发着迷人的光彩。

走过“辉煌厅”,便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愈发清晰。原来,我们来到了皮夫卡河的旁边。河水清澈见底,在黑暗中闪烁着神秘的幽光。一座“俄国桥”横跨在河上,这座桥建于1919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匈帝国俘虏的俄国兵修筑的,它见证了那段特殊的历史,也为溶洞增添了一抹别样的人文色彩。站在桥上,俯瞰着桥下幽深的河水和神秘的洞穴,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敬畏之情。

随着游览的深入,溶洞内的景色愈发壮观。巨大的洞穴大厅、高耸的钟乳石和石笋、蜿蜒的地下河,构成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卷。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地下王国,每一处景色都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这里洞中有洞,景中有景,仿佛步入了神话般的地下世界。高悬的钟乳、挺拔的石笋、以及巨大的石柱,有的宛如宝石花般璀璨,有的似冰雪般纯净,还有的如同碧玉般温润。更有那形似城堡、雄狮、猎鹰以及圣诞老人的奇特景观,无不令人叹为观止,目不暇接。

面积约有3000平方米的音乐厅的风景最为奇妙。这里不但面积大,而且石笋和石钟乳更加干变万化,在灯光的照耀下五光十色,十分梦幻。

不同于雨后春笋般的迅速生长,这些石笋据说每百年才增长一公分,显得格外珍贵。因此,这里的钟乳石、石笋和石柱,都给人一种历经千年的沧桑感。我们眼中那千奇百怪的形态,实际上已经历了数百万年的漫长岁月。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尽管这些奇妙的钟乳石、石笋和石柱历经了漫长的岁月,有些不知是认为还是自然断裂而受到损害。

另外的发现是,波斯托伊纳溶洞中的钟乳石竟然全都是白色的,尽管它们都含有铁质,按照常理应该呈现红色。此外,波斯托伊纳溶洞内的灯光设计独具匠心,仅采用单一的白炽光照明,无彩饰点缀,给人以纯粹的自然之美。

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最后我们还参观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地下邮局。虽然现在它已经不再承担实际的邮政功能,但却成为了溶洞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墙壁上挂满了各种明信片和邮票,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在这里,游客们可以购买明信片,盖上独特的邮戳,寄给远方的亲朋好友,传递来自地下世界的美好祝福。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