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阿尔卑斯山的风掠过卢布尔雅那河,这座藏在中欧腹地的老城,正用三重桥的光影与粉红教堂的浪漫,编织着一场跨越世纪的童话。
踏入老城,最先映入眼帘的是蜿蜒穿城而过的卢布尔雅那河。河水清澈见底,在阳光的轻抚下,闪烁着粼粼波光,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将老城温柔地环绕。河上,形态各异的桥梁横跨两岸,每一座都像是一位沉默的讲述者,诉说着往昔的岁月。
沿着河岸漫步,不多时便来到了著名的龙桥。这座建于1901年的桥梁,无疑是老城最具辨识度的地标。
龙桥始建于20世纪初,设计精美,桥梁四个桥头堡上分别盘踞着一对气势磅礴的青铜巨龙雕塑,形态各异,威风凛凛,张牙舞爪,仿佛随时准备腾空而起,守护着这座城市。据说,这些飞龙的灵感来源于古希腊的传说,为龙桥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站在桥上,凭栏俯瞰,卢布尔雅那河两岸的美景尽收眼底:色彩斑斓的建筑错落有致,阳台上盛开的鲜花肆意绽放,偶尔有几只游船缓缓划过,泛起一圈圈涟漪,整个画面宛如一幅清新的水彩画。
卢布尔雅那龙桥旁边的桥主要有 屠夫桥和鞋匠桥 。这三座桥梁共同构成了卢布尔雅那的“三桥之城”,象征着城市的交通枢纽和文化象征。
屠夫桥,因其正对一家肉铺而得名,桥上有怪模怪样的塑像,这座桥被称为卢布尔雅那的“情人桥”,连接着中央市场的拱廊和河堤。桥面由透明玻璃制成,两侧还有独特的雕像,桥栏上布满同心锁,许多情侣会在这里锁上“爱情锁”,以示永恒的爱情。
鞋匠桥,建造于1931至1932年间,以其古朴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著称,见证了卢布尔雅那的发展历程。
河对岸的中央市场1939年至1941年设计,1940年至1942年建造。市场有两层,拥有半圆形的窗户和柱子,外观高大壮观。这些元素可以追溯到古代和文艺复兴时期。
过了中央市场便正式踏入了老城的核心区域。普雷舍伦广场是老城的心脏,这里总是热闹非凡。广场中央,斯洛文尼亚伟大诗人普雷舍伦的雕像静静矗立,他目光深邃,凝视着远方,仿佛在思索着那些流传千古的诗句。雕像上方,高举月桂的女神轻盈飘逸,为广场增添了一抹浪漫的气息。
而广场一侧,一座粉红色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那便是圣方济会报喜教堂,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粉红教堂”。教堂始建于1646年,属于巴洛克风格,但其粉红色的外立面却在众多教堂中独树一帜,给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感觉。
教堂正面顶端矗立着卢布尔雅那最大的圣母玛利亚铜像,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神圣而柔和的光芒。
广场周围,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庄重典雅,精美的雕花和古朴的门窗,无不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广场靠河,一座独特的桥梁闯入我的视野,那便是三重桥。这座桥由三座并列的桥组成,中间的主桥为石拱桥,建于1842年,两侧的人行桥则是在1929
-
1932年,由斯洛文尼亚民族伟大建筑师约热·普列赤涅克设计增建。
站在三重桥上,能清晰地感受到它作为老城与新城分界标志的独特意义,一侧是充满历史韵味的古老城区,另一侧则是洋溢着现代气息的城市新区,它就像一条纽带,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俯瞰潺潺流动的河水,远眺两岸的古老建筑和现代化的摩天大楼交相辉映,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三重桥由三座平行的石拱桥组成,分别是查理大桥、弗朗茨·约瑟夫桥和罗莎丽亚桥。它们共同构成了卢布尔雅那河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查理大桥:最古老的一座桥,建于13世纪,是连接卢布尔雅那老城和新城的主要通道。弗朗茨·约瑟夫桥:建于19世纪末,以纪念奥匈帝国的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罗莎丽亚桥:最晚建的一座桥,于20世纪初完工,以其精致的装饰和优雅的线条而著称。
抬头还可以清晰欣赏卢布尔雅那城堡和圣尼古拉斯大教堂。
圣尼古拉斯大教堂始建于13世纪,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融合了罗马式、哥特式和巴洛克式等多种建筑风格。教堂的外观简洁而庄重,黄色的墙壁、红色的屋面和绿色的穹顶相互映衬,显得格外醒目。
卢布尔雅那城堡位于卢布尔雅那市的中心地带,是该市的重要历史遗迹之一。城堡建于11世纪,最初是作为防御工事而建,后来逐渐发展成为行政和宗教中心。建筑结构充满中世纪风情,石墙与尖塔交相辉映,古老的城墙诉说着往昔的辉煌。城堡内有许多历史建筑和博物馆,展示了斯洛文尼亚的历史和文化。
卢布尔雅那市政厅及广场在格雷戈尔奇奇街,建成于1718年,建筑原本是哥特式的风格,然后在改建过程中,加入了巴洛克以及威尼斯的风格,这两种风格混在一起,让人迷失了方向,说不出这到底是座什么风格的建筑。
市政厅的旁边就是罗马风格卡尼鄂拉方尖碑喷泉,这个喷泉是弗朗西斯科罗巴在1743年设计的。罗巴的创意,一说是受意大利雕塑家和建筑师贝尼尼设计的四河噴泉的启发,以斯洛文尼亚境內三条主要河流:卢比安尼卡河、薩瓦河及克尔卡河为题而创作;也有人说下方水池四周三位拿著水壶的男子雕像是代表卡尼鄂拉公国的三个行政区:上卡尼鄂拉、下卡尼鄂拉及內卡尼鄂拉。
漫步在卢布尔雅那老城,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诗意与浪漫的年代。这里的每一座建筑、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都蕴含着无尽的故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座城市,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与喧嚣,却有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宁静与优雅。它就像一颗遗落在中欧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等待着更多的人去发现、去品味。
【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穿越时光的粉红童话与石桥秘境
当阿尔卑斯山的风掠过卢布尔雅那河,这座藏在中欧腹地的老城,正用三重桥的光影与粉红教堂的浪漫,编织着一场跨越世纪的童话。
踏入老城,最先映入眼帘的是蜿蜒穿城而过的卢布尔雅那河。河水清澈见底,在阳光的轻抚下,闪烁着粼粼波光,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将老城温柔地环绕。河上,形态各异的桥梁横跨两岸,每一座都像是一位沉默的讲述者,诉说着往昔的岁月。
沿着河岸漫步,不多时便来到了著名的龙桥。这座建于1901年的桥梁,无疑是老城最具辨识度的地标。
龙桥始建于20世纪初,设计精美,桥梁四个桥头堡上分别盘踞着一对气势磅礴的青铜巨龙雕塑,形态各异,威风凛凛,张牙舞爪,仿佛随时准备腾空而起,守护着这座城市。据说,这些飞龙的灵感来源于古希腊的传说,为龙桥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站在桥上,凭栏俯瞰,卢布尔雅那河两岸的美景尽收眼底:色彩斑斓的建筑错落有致,阳台上盛开的鲜花肆意绽放,偶尔有几只游船缓缓划过,泛起一圈圈涟漪,整个画面宛如一幅清新的水彩画。
卢布尔雅那龙桥旁边的桥主要有 屠夫桥和鞋匠桥 。这三座桥梁共同构成了卢布尔雅那的“三桥之城”,象征着城市的交通枢纽和文化象征。
屠夫桥,因其正对一家肉铺而得名,桥上有怪模怪样的塑像,这座桥被称为卢布尔雅那的“情人桥”,连接着中央市场的拱廊和河堤。桥面由透明玻璃制成,两侧还有独特的雕像,桥栏上布满同心锁,许多情侣会在这里锁上“爱情锁”,以示永恒的爱情。
鞋匠桥,建造于1931至1932年间,以其古朴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著称,见证了卢布尔雅那的发展历程。
河对岸的中央市场1939年至1941年设计,1940年至1942年建造。市场有两层,拥有半圆形的窗户和柱子,外观高大壮观。这些元素可以追溯到古代和文艺复兴时期。
过了中央市场便正式踏入了老城的核心区域。普雷舍伦广场是老城的心脏,这里总是热闹非凡。广场中央,斯洛文尼亚伟大诗人普雷舍伦的雕像静静矗立,他目光深邃,凝视着远方,仿佛在思索着那些流传千古的诗句。雕像上方,高举月桂的女神轻盈飘逸,为广场增添了一抹浪漫的气息。
而广场一侧,一座粉红色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那便是圣方济会报喜教堂,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粉红教堂”。教堂始建于1646年,属于巴洛克风格,但其粉红色的外立面却在众多教堂中独树一帜,给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感觉。
教堂正面顶端矗立着卢布尔雅那最大的圣母玛利亚铜像,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神圣而柔和的光芒。
广场周围,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庄重典雅,精美的雕花和古朴的门窗,无不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广场靠河,一座独特的桥梁闯入我的视野,那便是三重桥。这座桥由三座并列的桥组成,中间的主桥为石拱桥,建于1842年,两侧的人行桥则是在1929 - 1932年,由斯洛文尼亚民族伟大建筑师约热·普列赤涅克设计增建。
站在三重桥上,能清晰地感受到它作为老城与新城分界标志的独特意义,一侧是充满历史韵味的古老城区,另一侧则是洋溢着现代气息的城市新区,它就像一条纽带,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俯瞰潺潺流动的河水,远眺两岸的古老建筑和现代化的摩天大楼交相辉映,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三重桥由三座平行的石拱桥组成,分别是查理大桥、弗朗茨·约瑟夫桥和罗莎丽亚桥。它们共同构成了卢布尔雅那河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查理大桥:最古老的一座桥,建于13世纪,是连接卢布尔雅那老城和新城的主要通道。弗朗茨·约瑟夫桥:建于19世纪末,以纪念奥匈帝国的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罗莎丽亚桥:最晚建的一座桥,于20世纪初完工,以其精致的装饰和优雅的线条而著称。
抬头还可以清晰欣赏卢布尔雅那城堡和圣尼古拉斯大教堂。
圣尼古拉斯大教堂始建于13世纪,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融合了罗马式、哥特式和巴洛克式等多种建筑风格。教堂的外观简洁而庄重,黄色的墙壁、红色的屋面和绿色的穹顶相互映衬,显得格外醒目。
卢布尔雅那城堡位于卢布尔雅那市的中心地带,是该市的重要历史遗迹之一。城堡建于11世纪,最初是作为防御工事而建,后来逐渐发展成为行政和宗教中心。建筑结构充满中世纪风情,石墙与尖塔交相辉映,古老的城墙诉说着往昔的辉煌。城堡内有许多历史建筑和博物馆,展示了斯洛文尼亚的历史和文化。
卢布尔雅那市政厅及广场在格雷戈尔奇奇街,建成于1718年,建筑原本是哥特式的风格,然后在改建过程中,加入了巴洛克以及威尼斯的风格,这两种风格混在一起,让人迷失了方向,说不出这到底是座什么风格的建筑。
市政厅的旁边就是罗马风格卡尼鄂拉方尖碑喷泉,这个喷泉是弗朗西斯科罗巴在1743年设计的。罗巴的创意,一说是受意大利雕塑家和建筑师贝尼尼设计的四河噴泉的启发,以斯洛文尼亚境內三条主要河流:卢比安尼卡河、薩瓦河及克尔卡河为题而创作;也有人说下方水池四周三位拿著水壶的男子雕像是代表卡尼鄂拉公国的三个行政区:上卡尼鄂拉、下卡尼鄂拉及內卡尼鄂拉。
漫步在卢布尔雅那老城,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诗意与浪漫的年代。这里的每一座建筑、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都蕴含着无尽的故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座城市,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与喧嚣,却有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宁静与优雅。它就像一颗遗落在中欧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等待着更多的人去发现、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