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羊宫——闹市中的清心净地

2024-09-01 11:35:23
标签: 青羊宫 “川西第一道观” 成都 古建 文化

位于一环路西二段的青羊宫,被誉为川西第一道观西南第一丛林,是全国知名的道教宫观。数次到成都旅游,没进青羊宫,甚感缺憾,今得弥补。

青羊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周朝,初名为青羊肆。历经沧桑,至明朝,唐朝所建殿宇毁于兵灾。现存建筑大多为清代康熙六至十年陆续重建,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展现了古代道教的宏伟与神秘。

灵祖殿为青羊宫山门内第一重殿宇,与山门几成一体。占地面积约四百平方米,高约二十米。殿内供奉关公、关平、神农炎帝、文昌帝君和轩辕黄帝,二楼供奉道教护法尊神先天主将王灵官,神龛上悬“雷火总司”匾额。

混元殿高大雄伟,占地面积约六百平方米,内有二十八根柱子,高约二十二米。殿内供奉混元祖师(即太上老君)及道教十二金仙之一的慈航真人神像。

八卦亭占地总面积为289平方米。整体建筑共有三层,建于重台之上,两重飞檐,四周没有墙壁,只有龟纹隔门和云花镂窗,石门槛成月牙菜,圆形地坪铺着赭色石板,向南正门是十二属太极图的浮雕。造形古朴典雅形象地表述了道教精深的宇宙生成学说。

八卦亭则是保存最完整、造型最华贵的建筑,内部供奉着老子骑青牛的塑像,栩栩如生。

整座亭都是木石结构,相互投榫衔接,不加一栓,不用一楔,而是用枋、梲、柃、桷等凿成穿孔,斜穿直套,纵横交错,丝丝入扣。亭子下方有八根雕龙金柱,阳光一照便熠熠生辉,尽显富丽堂皇。

三清殿为青羊宫主殿。始建于初唐,重建于清康熙8年,总面积约为1600平方米。该殿现有独角铜羊、幽冥钟、吕祖碑、三丰碑、明代化钱炉等珍贵道教文物。

三清殿前供奉有两只黄铜铸成的铜羊,俗称青羊,是青羊宫镇馆之宝的仿制品。其中独角青羊是民间家喻户晓的神羊,外型似羊非羊,集合了十二生肖于一体,据说哪里有病痛摸一下羊所相对的部位就能痊愈。

刻有八仙的石花盆

大殿正中供奉道教最高尊神"三清"圣像,中为玉清元始天尊,左为上清灵宝天尊,右为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背面供奉纯阳演正天尊(吕洞宾祖师)、太乙救苦天尊、钟离祖师(钟离权祖师)神像。两侧供奉十二金仙神像。

墙壁上画有“八仙过海图”

三清殿后殿正中供奉“寻声赴感太乙救苦天尊”

斗姥殿建于明代,为青羊宫仅存之明代风格建筑,全木结构,殿内供奉四首八臂的先天大梵斗姥元君神像;左边供奉虚空无上地母慈尊(后上皇地祗)神像,右边供奉西王母神像。两侧供奉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南极长生星君神像。

玉皇殿位于斗姥殿“福、禄、寿”的巨大照壁后面。玉皇殿,原殿为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1850年)建造,后因危楼拆除。现新殿建于1995年,楼底结构,殿内楼上供奉玉皇大帝,楼下前供奉三官大帝,后供奉紫微大帝和真武大帝像。

说法台在中轴线左,太上老君曾在此现身为关令尹喜真人讲经说法。殿内供奉太上老君说法神像。门联为“放翁寻梅走马锦城经此迳;孔子问礼束脩泮水过斯台”。

室外墙壁有精妙的壁画

在台丘上俯看“唐王殿

唐王殿,又名紫金台

殿前有唐僖宗《改元中观为青羊宫诏》

三开间,两层有楼。殿内原塑有唐高祖李渊夫妇像,今已无存。现殿内正中塑有李渊夫妇及其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塑像。右侧供奉尉迟敬德、秦叔宝,左侧供奉魏征、李靖。

儒家继承周以前的信仰,称昊天上帝即代表天,唐代杜佑(公元735年-812年)著《通典·礼典》:“所谓昊天上帝者,盖元气广大则称昊天,远视苍苍即称苍天,人之所尊,莫过于帝,讬之于天,故称上帝。”昊天上帝也称为天皇大帝。到了宋代,已经有玉帝、玉皇、玉皇大帝的称呼。

二仙殿,吕祖殿是二仙庵正殿,占地面积约九百平方米。自清嘉庆十九年后,一直作为四川省专祀纯阳帝君的祭祀场所,又为传戒期间醮仪坛场。

二仙庵原为青羊宫花园,清康熙34年,四川按察使赵良壁捐银创建二仙庵,延请陈清觉主持庵事。清康熙41年,康熙敕封陈清觉为碧洞真人,又钦赐御书"丹台碧洞"和"二仙庵"匾额,二仙庵遂成为丹台碧洞宗祖庭,为西南地区唯一具备开期传戒条件的丛林。

青羊宫还是道教全国重点宫观和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宫内珍藏的《道藏辑要》更是道教的珍贵资料,被誉为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版本。

走过青羊宫各个殿宇,仿佛回到了那个神秘而古老的道教世界。这里不仅是信仰的圣地,更是历史的见证。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