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最美西安】宫树行行浴殿空

2023-12-04 10:23:48
标签: 华清池 杨玉环 海棠汤 西安 旅游

在华清宫外首先看到的是一个有台基的广场,上面有座雕塑,名“春寒赐浴”

坐落于华清宫津阳门内的一座封闭式院落叫梨园,梨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皇家音乐艺术学院,现在叫“唐梨园遗址博物馆”。

山水唐音墙“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进入“唐御汤遗址区”,先被“贵妃出浴雕塑”吸引

安史之乱后,华清池由盛转衰,一曲《长恨歌》使这里千古留名。“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唐·白居易《长恨歌》

沈鹏先生的草书杨玉环《赠张云容舞》:“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枭枭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这是杨玉环仅有的一首传世之作,见于《全唐诗》在第005卷。这首诗是唐玄宗游幸绣岭宫时,杨贵妃见侍儿张云容跳霓裳舞时有感而发,即席所赋。

碑题骊山温泉作。碑文为五言排律一首:西陲来奉使,经此古温泉。沸讶阳冰涣,潜疑阴火然。溅波千点雪,澈底一泓天。可使纤埃净,能教积滞捐。神功元一气,灵迹俨双仙。荡涤洪罏翕,沧涵银汉连。虚无来素女,仿佛遇丁芊。风佩摇声细,云鬟照影妍。鸿蒙浮玉海,潋滟泛珠渊。下上华清月,东西绣岭烟。宝箴张道济,绮语杜樊川。宫怜初唐建,名垂正观年。” ——清雍正年间(1723-1735)允礼 撰并书

唐御汤遗址发现于19824,19909月建成开馆。考古工作者曾在此清理出星辰汤、莲花汤、海棠汤、太子汤、尚食汤等五组唐代皇家汤池遗址。

唐玄宗的莲花汤周长达数丈,所需石料全部是安禄山从范阳采选运来的。池内砌以白石,石质精细,莹彻如玉,石面之上浮雕了栩栩如生的鱼龙、凫雁和洁净淡雅的莲花图案。池的四面砌置了石座,座分数层。池中央有两个白石瓮,连腹异口,瓮口中突出两个白石雕制的莲头,泉水自莲头中喷出,注入池内。池中安装有6个十字木质喷水口。池旁还有两条排水沟。

海棠汤遗址,海棠汤是唐玄宗赐杨贵妃专用,俗称芙蓉汤、贵妃池。建于天宝六载(公元747年),汤池形似海棠,两层台式。所以名曰海棠汤。

芙蓉汤位于莲花汤西南,比莲花汤规模小一些。浴池的平面呈海棠花状,池内侧有层台座,第一层台座深0.76米,长3.6米,宽2.7米,由16块券石砌成。第二层台座深0.54米,长3.1米,宽2.1米,由8块券石砌成。池底以青石板铺设,中央有一直径10厘米的圆形水口。池内四周砌石之上,有线雕花纹。芙蓉汤位于温泉总源正北70米,其间有水道相通。

星辰汤浴池遗址

唐玄宗每年十月都要到此游幸,岁尽始还长安。唐朝后代皇帝已很少出游华清宫,后历代皇家都有维修。

出土的汤池殿基石墙、宫殿柱础、莲花方砖、圆形陶水管道以及其它建筑材料3000余件,成为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组皇家御用汤池,同时也为研究中国古代沐浴史和皇家等级制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1959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在此参观时就欣然提笔写下了华清池水色清苍此日规模越盛唐。不仅宫池依旧制而今庶民尽天王。的诗篇。

九龙湖位于华清池以西。从华清池中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清澈见底的池水。九龙湖建于1959年,5300平方米的湖泊以其湖堤的9个龙头命名。九龙桥坐落在湖面上,把湖面分成两个湖,上面的湖有现代化的喷泉设施,下面的湖有龙船。

九龙桥上排列着八只石雕龙头,湖中龙吟榭壁中间伸出一只巨大的龙头。龙头口吟清泉,流水潺潺,水流之声哗哗作响。

芙蓉园于2005年9月27日建成并向游人正式开放,增添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七夕盟誓”的“长生殿”、温泉神女亭、芙蓉湖、得宝楼、果老药堂、御茗轩等十余处新景观。

长生殿始建于唐天宝六年(公元748年),为供奉唐朝自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大圣皇后武则天、中宗李显、睿宗李旦及追封的太上玄元皇帝老子李耳,共七位皇帝的灵位之地,所以唐代该殿又称七圣殿

而长生殿更广为人知的故事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这里是他们七夕誓言的地方,白居易的《长恨歌》里写着“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就这样,长生殿成为了中国古典浪漫爱情的圣地。2005年,长生殿改建为唐华清宫文物展览馆。2008年以后,这里成为《长恨歌》的主要演出场地。通过贵妃入宫、梨园春晓、贵妃出浴、七夕盟誓及安史之乱等内容来展现唐玄宗与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展示内容将长生殿主楼与还原历史典故的场景相结合,将纸上讲述的原故事转化为人们在现实空间中可以感受到的另类体验。

华清池外广场的《霓裳羽衣》铸铁雕像,天阙沉沉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形象地再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合作的霓裳羽衣舞当年表演时的历史情景。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