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哈尔滨】一座横跨记忆的桥——霁虹桥
2023-10-08 10:38:11
标签: 霁虹桥 哈尔滨站 中东铁路 历史
十年前去呼伦贝尔,在哈尔滨转车。乘车路过一座大桥,目光被吸引。只知道桥名很好听,叫“霁虹桥”。这趟一定要来桥上走一走,霁虹桥是中东铁路的一部分,就在哈尔滨火车站的出站口。
现在的哈尔滨火车站,还原百年前的历史风貌。
从地下穿过车站南广场,出地铁口,便来到霁虹桥麓。霁虹桥是民国年间的“哈尔滨八景”之一。桥位于哈尔滨火车站旁,既是连接道里、南岗和道外的交通要道,又是商贸闹市区域的一座铁路跨线桥。是哈尔滨桥梁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立交桥,也是中东铁路建筑群的一部分。
1926年4月,霁虹桥开始建造,是由中东铁路管理局工务部门著名的桥梁结构专家符拉基米尔·安德列耶维奇·巴利设计,建筑师彼得·谢尔盖耶维奇·斯维利多夫施工的钢筋混凝土跨线桥;同年9月,霁虹桥建成;同年11月28日,霁虹桥举行了大桥落成命名典礼。中东铁路公司理事、哈工大校长刘哲,依据杜牧《阿房宫赋》中“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而命名题字。
霁虹桥桥长51米、宽27.6米。正桥的两端,有对称的塔式建筑。
塔座为长方形,四周各有24个花环状装饰浮雕,其上各筑有两个较小的桥灯塔,桥头间带图案的铁栏相联结。
该桥没有一个铆钉,没有一个螺栓。桥上设有四座方尖碑为桥头堡;方尖碑是古埃及新王朝时期的建筑技术,巨大的方形石柱收缩到顶端为尖尖的一点,造型别致新颖,形成该桥的特有风格。
镂空嵌花的铁栏杆,构思巧妙,铸造精美;钢栏杆上镶嵌着“飞轮”标志的中东铁路路徽,多了一层历史感,也丰富了桥梁建筑的艺术性。
桥下面的柱子上还装饰有狮子头像
无论是弓形蛇势精湛别致的造型,还是纤巧玲陇点缀的装饰,均呈显出欧式建筑韵味和风格,典雅古朴,雄劲壮美。
建成后已近百年,川流不息的车辆照样行驶在桥的上下。
哈尔滨火车站始建于1899年10月,是原中俄共同修筑的东清铁路(中东铁路前身)的中心枢纽站,先后经历了四次站房改造。
哈尔滨站站台线路为8台14线,是全国第二大欧式风格火车站、东北三省第四大火车站。作为京哈、哈大、哈牡、哈齐高铁和哈佳铁路高普结合的铁路交通枢纽,每日有几百趟列车交互通行。
站在霁虹桥上观看远处的美景
印在体恤上霁虹桥的图案
【黑龙江·哈尔滨】一座横跨记忆的桥——霁虹桥
十年前去呼伦贝尔,在哈尔滨转车。乘车路过一座大桥,目光被吸引。只知道桥名很好听,叫“霁虹桥”。这趟一定要来桥上走一走,霁虹桥是中东铁路的一部分,就在哈尔滨火车站的出站口。
现在的哈尔滨火车站,还原百年前的历史风貌。
从地下穿过车站南广场,出地铁口,便来到霁虹桥麓。霁虹桥是民国年间的“哈尔滨八景”之一。桥位于哈尔滨火车站旁,既是连接道里、南岗和道外的交通要道,又是商贸闹市区域的一座铁路跨线桥。是哈尔滨桥梁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立交桥,也是中东铁路建筑群的一部分。
1926年4月,霁虹桥开始建造,是由中东铁路管理局工务部门著名的桥梁结构专家符拉基米尔·安德列耶维奇·巴利设计,建筑师彼得·谢尔盖耶维奇·斯维利多夫施工的钢筋混凝土跨线桥;同年9月,霁虹桥建成;同年11月28日,霁虹桥举行了大桥落成命名典礼。中东铁路公司理事、哈工大校长刘哲,依据杜牧《阿房宫赋》中“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而命名题字。
霁虹桥桥长51米、宽27.6米。正桥的两端,有对称的塔式建筑。
塔座为长方形,四周各有24个花环状装饰浮雕,其上各筑有两个较小的桥灯塔,桥头间带图案的铁栏相联结。
该桥没有一个铆钉,没有一个螺栓。桥上设有四座方尖碑为桥头堡;方尖碑是古埃及新王朝时期的建筑技术,巨大的方形石柱收缩到顶端为尖尖的一点,造型别致新颖,形成该桥的特有风格。
镂空嵌花的铁栏杆,构思巧妙,铸造精美;钢栏杆上镶嵌着“飞轮”标志的中东铁路路徽,多了一层历史感,也丰富了桥梁建筑的艺术性。
桥下面的柱子上还装饰有狮子头像
无论是弓形蛇势精湛别致的造型,还是纤巧玲陇点缀的装饰,均呈显出欧式建筑韵味和风格,典雅古朴,雄劲壮美。
建成后已近百年,川流不息的车辆照样行驶在桥的上下。
哈尔滨火车站始建于1899年10月,是原中俄共同修筑的东清铁路(中东铁路前身)的中心枢纽站,先后经历了四次站房改造。
哈尔滨站站台线路为8台14线,是全国第二大欧式风格火车站、东北三省第四大火车站。作为京哈、哈大、哈牡、哈齐高铁和哈佳铁路高普结合的铁路交通枢纽,每日有几百趟列车交互通行。
站在霁虹桥上观看远处的美景
印在体恤上霁虹桥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