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到茶卡盐湖290多公里,到察尔汗盐湖有700多公里。也正因如此,察尔汗盐湖隐藏在柴达木盆地的心脏,鲜为人知,却美得不可方物。
察尔汗盐湖“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盐可供60亿人吃一千年,仅次于南美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湖。它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盐湖,是茶卡盐湖的56倍,比茶卡漂亮1000倍!是中国最大的“天空之镜”。
察尔汗盐湖究竟有多美?这里的颜色和层次及其丰富,相比于透明、纯净的茶卡盐湖,察尔汗盐湖像是被铺上了浓厚的颜料,在不同的季节和时间,绿色、黄色、蓝色、白色相互更迭,为察尔汗盐湖披上了一层又一层迷幻的面纱。
进了景区,先乘上大巴穿过盐湖的厂区。察尔汗盐湖有益资源的地质发现,是解放初五十年代的事。经过几年努力,地质工作者和专家们终于认定:察尔汗地区的广大古盐湖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钾的储量巨大。
1958年,国家正式决定在青海建立钾肥生产基地,5000多名热血青年,从全国各地来到青藏高原,来到神秘的柴达木和察尔汗。当年,他们靠艰苦奋斗顺利建成了钾肥厂,并投入了生产,出国产钾肥1000吨,填补了中国没有钾肥生产的空白,为日后中国钾肥工业的发展和逐步壮大打下了基础。
这里实际上还是一个工业厂区,并不是纯粹的旅游景点。只是在盐湖深处加上了一些装饰,锦上添花。我们在一个广场下车,从介绍墙了解盐湖工业发展的情况。
到国家“七五”期间,青海钾肥扩产,被列为国家“七五”重点建设项目,进入“二次创业”。一期工程于1986年破土动工,数千名盐湖建设者克服困难,奋发斗志,提前1年完成工程建设并试车成功。后经过十几年的奋战和艰苦创业,察尔汗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
采盐船在湖面上作业
1996年,青海钾肥厂在体制改革中改组为国有独资的青海盐湖工业集团,并提出了“第三次创业”的口号,创建了青海盐湖钾肥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发行了“盐湖钾肥”A种股票。之后,成功完成了一期工程20万吨工艺改造和自制水采船等重点技术改造,新建了自动化10万吨车间,使生产和经营出现了崭新格局。至2002年,年生产氯化钾达到44.68万吨,销售实现100%,上缴税金5967万元。
2002年6月30日,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青海钾肥100万吨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这个工程被列为国家西部开发的首批十大重点项目之一,是一个预期效益很大的工业项目,对拉动青海经济的发展、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钾肥需求和促进中国的农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察尔汗盐湖被世人惊呼是世界上最值钱的湖泊!观赏美景的同时,了解生产的过程,也是十分有趣。
由于水分不断蒸发,盐湖上形成坚硬的盐盖,我们行驶的车道被称为“万丈盐桥”, 全长32公里,横跨整个盐湖,当路出现损坏时,只要浇上一些卤水就可以使路复原。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都是直接修建于盐盖之上。
“桥”上路面光滑平坦,山色湖光相映,景致很美,堪称“举世无双”。玉带似的盐桥(路),旁无护栏,下无桥墩,更无流水。整个路面平滑光洁,坦荡笔直,盐桥(路)将盐湖从中间劈成两半,使人惊叹不已。
我们在中心景区下车,湖边没有一颗树、一片草。只有岸边晶莹剔透的白色盐花,再向里是翠绿色,通向湖心又变了色彩,你数不清楚这里到底包含了多少种色彩。
察尔汗盐湖虽然没有茶卡盐湖那么纯净、光滑,却有着茶卡盐湖所没有的更加丰满、梦幻。同时由于湖中盐度极高,所以植物在这里无法生存,但却孕育出了晶莹的盐花,奇景为这片仙境彩湖点缀上了精美的装饰。
大自然的杰作——“盐蘑菇”
虽然绿色植物均难以生长,但却孕育了晶莹如玉、变化万千的神奇盐花。盐花是盐湖中盐结晶时形成的美丽形状的结晶体称谓。卤水在结晶过程中因浓度不同、时间长短不一、成份差异等原因,形成了形态各异,鬼斧神工一般的盐花。这里的盐花或形如珍珠、珊瑚,或状若亭台楼阁,或像飞禽走兽,一丛丛,一片片,一簇簇地立于盐湖中,把盐湖装点得美若仙境。
在这走走,似乎能让人忘记时间。
只想用眼睛,将这一切记录在心
它没有茶卡的人流和喧闹,会有种独自承包整个盐湖的感觉。
由于开采的程度不同,人们无法下湖,所以湖水更干净、也更清透
察尔汗盐湖的美,值得你魂牵梦绕,寻踪而至~
【青海·格尔木】隐藏在柴达木盆地的聚宝盆
西宁到茶卡盐湖290多公里,到察尔汗盐湖有700多公里。也正因如此,察尔汗盐湖隐藏在柴达木盆地的心脏,鲜为人知,却美得不可方物。
察尔汗盐湖“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盐可供60亿人吃一千年,仅次于南美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湖。它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盐湖,是茶卡盐湖的56倍,比茶卡漂亮1000倍!是中国最大的“天空之镜”。
察尔汗盐湖究竟有多美?这里的颜色和层次及其丰富,相比于透明、纯净的茶卡盐湖,察尔汗盐湖像是被铺上了浓厚的颜料,在不同的季节和时间,绿色、黄色、蓝色、白色相互更迭,为察尔汗盐湖披上了一层又一层迷幻的面纱。
进了景区,先乘上大巴穿过盐湖的厂区。察尔汗盐湖有益资源的地质发现,是解放初五十年代的事。经过几年努力,地质工作者和专家们终于认定:察尔汗地区的广大古盐湖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钾的储量巨大。
1958年,国家正式决定在青海建立钾肥生产基地,5000多名热血青年,从全国各地来到青藏高原,来到神秘的柴达木和察尔汗。当年,他们靠艰苦奋斗顺利建成了钾肥厂,并投入了生产,出国产钾肥1000吨,填补了中国没有钾肥生产的空白,为日后中国钾肥工业的发展和逐步壮大打下了基础。
这里实际上还是一个工业厂区,并不是纯粹的旅游景点。只是在盐湖深处加上了一些装饰,锦上添花。我们在一个广场下车,从介绍墙了解盐湖工业发展的情况。
到国家“七五”期间,青海钾肥扩产,被列为国家“七五”重点建设项目,进入“二次创业”。一期工程于1986年破土动工,数千名盐湖建设者克服困难,奋发斗志,提前1年完成工程建设并试车成功。后经过十几年的奋战和艰苦创业,察尔汗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
采盐船在湖面上作业
1996年,青海钾肥厂在体制改革中改组为国有独资的青海盐湖工业集团,并提出了“第三次创业”的口号,创建了青海盐湖钾肥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发行了“盐湖钾肥”A种股票。之后,成功完成了一期工程20万吨工艺改造和自制水采船等重点技术改造,新建了自动化10万吨车间,使生产和经营出现了崭新格局。至2002年,年生产氯化钾达到44.68万吨,销售实现100%,上缴税金5967万元。
2002年6月30日,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青海钾肥100万吨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这个工程被列为国家西部开发的首批十大重点项目之一,是一个预期效益很大的工业项目,对拉动青海经济的发展、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钾肥需求和促进中国的农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察尔汗盐湖被世人惊呼是世界上最值钱的湖泊!观赏美景的同时,了解生产的过程,也是十分有趣。
由于水分不断蒸发,盐湖上形成坚硬的盐盖,我们行驶的车道被称为“万丈盐桥”, 全长32公里,横跨整个盐湖,当路出现损坏时,只要浇上一些卤水就可以使路复原。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都是直接修建于盐盖之上。
“桥”上路面光滑平坦,山色湖光相映,景致很美,堪称“举世无双”。玉带似的盐桥(路),旁无护栏,下无桥墩,更无流水。整个路面平滑光洁,坦荡笔直,盐桥(路)将盐湖从中间劈成两半,使人惊叹不已。
我们在中心景区下车,湖边没有一颗树、一片草。只有岸边晶莹剔透的白色盐花,再向里是翠绿色,通向湖心又变了色彩,你数不清楚这里到底包含了多少种色彩。
察尔汗盐湖虽然没有茶卡盐湖那么纯净、光滑,却有着茶卡盐湖所没有的更加丰满、梦幻。同时由于湖中盐度极高,所以植物在这里无法生存,但却孕育出了晶莹的盐花,奇景为这片仙境彩湖点缀上了精美的装饰。
大自然的杰作——“盐蘑菇”
虽然绿色植物均难以生长,但却孕育了晶莹如玉、变化万千的神奇盐花。盐花是盐湖中盐结晶时形成的美丽形状的结晶体称谓。卤水在结晶过程中因浓度不同、时间长短不一、成份差异等原因,形成了形态各异,鬼斧神工一般的盐花。这里的盐花或形如珍珠、珊瑚,或状若亭台楼阁,或像飞禽走兽,一丛丛,一片片,一簇簇地立于盐湖中,把盐湖装点得美若仙境。
在这走走,似乎能让人忘记时间。
只想用眼睛,将这一切记录在心
它没有茶卡的人流和喧闹,会有种独自承包整个盐湖的感觉。
由于开采的程度不同,人们无法下湖,所以湖水更干净、也更清透
察尔汗盐湖的美,值得你魂牵梦绕,寻踪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