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不到木府,等于不到丽江。”我在14年前因木府在修缮,而错过了。这趟早已列入丽江的首站。
木府是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衙门的俗称,由明洪武十五年(1382)传至清雍正元年(1723)改土归流为止,共历十八位土司341年。由于电视剧《木府风云》的热播,使得木府家喻户晓。电视剧主要表现的木增,正是木府几百年历史中最杰出的一位土司。
徐霞客曾叹木府曰:“宫室之丽,拟于王者”。
明代末年,丽江土司木增与徐霞客有过一段深厚的友谊,至今仍广为流传。崇祯12年正月25日,徐霞客到达丽江,他受到土司木增的盛情接待。由于徐霞客常年行旅,积劳成疾,致使他最终“两足俱废、心力交瘁”。木增毫不犹豫地派人用滑竿护送霞客东归,一行人跋山涉水、日夜兼程,历时达156天。徐霞客与纳西人结下了生死情谊。木增与徐霞客之交,是文人之交,是君子之交,是汉藏文化之交,更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均在此塑像体现。
“忠义”石牌坊是明朝的万历皇帝批准建造的,所用的汉白玉采自下虎跳金沙江边。匾额上镌刻着明神宗钦赐的"忠义"二字,和木泰土司所提"凤诏每来红日近,鹤书不到白云闲"的对联一起,充分显示了一个身处边陲之地的家族与皇家汩汩相通的关系。
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远在滇西北丽江纳西族土司阿甲阿得审时度势,于公元1382年“率从归顺”,举人臣之礼,此举大获朱元璋赏识,朱将自己的姓去掉一撇和一横,钦赐其“木”姓,从此纳西传统的父子连名制得以改成汉姓名字。纳西族“官姓木,民姓和”,丽江的百姓,包括外来民族都姓“和”,意思是“木”字戴斗笠,背箩筐,为奴为仆。
木府是丽江木氏土司衙门的俗称,木氏土司家族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鼎盛时期木府占地一百多亩有近百座建筑,是八百年大研古城的心脏所在。尽管它只是一座土司的宅院,但它的大气与恢宏,并不亚于任何一座王公贵胄的官邸。
依中轴线前行,最前端的议事厅气势恢弘,是土司议政之殿。遥想当年,历任木氏土司正襟危坐在这里,有条不紊地处理大小事务,以大明为正统,联络各个地方土司,400多年保证了西南边陲的稳定。
万卷楼以陈列中原各种典籍,千卷东巴经,百卷大藏经《甘珠尔》,六公土司诗集,众多名师书画为主,为木氏藏书楼,有木家的"图书馆"之称。集两千年文化遗产之精粹,是木氏土司推崇文化的表现。
在万卷楼上俯看木府及古城
护法殿又称后议事厅,是木氏土司家事之所。想想偌大的木府,专门执法的地方且建在中轴线上。
历代土司王画像
光碧楼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原为木府的藏书楼,雕梁画栋,格扇雕刻吉祥如意图案。史学家称光碧楼等建筑“称甲滇西”。
从光碧楼沿着中轴线向狮子山方向前行到玉音楼,玉音楼又叫做五凤楼,是仿福国寺的五凤楼而建的。二楼是供奉凤诏鹤书的地方,一楼和楼前是土司歌舞宴乐的地方。
木府的最高建筑——三清殿。三清殿是木府土司推崇道家精神的产物,也是纳西民族与中原文明联系紧密的见证。来到古朴的三清殿二层,可以俯瞰整个丽江古城的全景。
“北有故宫,南有木府”,木府是一座辉煌的建筑,它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筑的风采,又将纳西地区名木名树、奇花异草汇聚一所,将天地山川的之气与王宫的典雅富丽融为一体。
如果你到丽江游玩,千万不能错过木府。你会感受到曾经辉煌一时的土司家族的兴衰史,以及风起云涌,波云诡谲的木府。
【云南·丽江】古城的大观园——木府
有人说:“不到木府,等于不到丽江。”我在14年前因木府在修缮,而错过了。这趟早已列入丽江的首站。
木府是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衙门的俗称,由明洪武十五年(1382)传至清雍正元年(1723)改土归流为止,共历十八位土司341年。由于电视剧《木府风云》的热播,使得木府家喻户晓。电视剧主要表现的木增,正是木府几百年历史中最杰出的一位土司。
徐霞客曾叹木府曰:“宫室之丽,拟于王者”。
明代末年,丽江土司木增与徐霞客有过一段深厚的友谊,至今仍广为流传。崇祯12年正月25日,徐霞客到达丽江,他受到土司木增的盛情接待。由于徐霞客常年行旅,积劳成疾,致使他最终“两足俱废、心力交瘁”。木增毫不犹豫地派人用滑竿护送霞客东归,一行人跋山涉水、日夜兼程,历时达156天。徐霞客与纳西人结下了生死情谊。木增与徐霞客之交,是文人之交,是君子之交,是汉藏文化之交,更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均在此塑像体现。
“忠义”石牌坊是明朝的万历皇帝批准建造的,所用的汉白玉采自下虎跳金沙江边。匾额上镌刻着明神宗钦赐的"忠义"二字,和木泰土司所提"凤诏每来红日近,鹤书不到白云闲"的对联一起,充分显示了一个身处边陲之地的家族与皇家汩汩相通的关系。
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远在滇西北丽江纳西族土司阿甲阿得审时度势,于公元1382年“率从归顺”,举人臣之礼,此举大获朱元璋赏识,朱将自己的姓去掉一撇和一横,钦赐其“木”姓,从此纳西传统的父子连名制得以改成汉姓名字。纳西族“官姓木,民姓和”,丽江的百姓,包括外来民族都姓“和”,意思是“木”字戴斗笠,背箩筐,为奴为仆。
木府是丽江木氏土司衙门的俗称,木氏土司家族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鼎盛时期木府占地一百多亩有近百座建筑,是八百年大研古城的心脏所在。尽管它只是一座土司的宅院,但它的大气与恢宏,并不亚于任何一座王公贵胄的官邸。
依中轴线前行,最前端的议事厅气势恢弘,是土司议政之殿。遥想当年,历任木氏土司正襟危坐在这里,有条不紊地处理大小事务,以大明为正统,联络各个地方土司,400多年保证了西南边陲的稳定。
万卷楼以陈列中原各种典籍,千卷东巴经,百卷大藏经《甘珠尔》,六公土司诗集,众多名师书画为主,为木氏藏书楼,有木家的"图书馆"之称。集两千年文化遗产之精粹,是木氏土司推崇文化的表现。
在万卷楼上俯看木府及古城
护法殿又称后议事厅,是木氏土司家事之所。想想偌大的木府,专门执法的地方且建在中轴线上。
历代土司王画像
光碧楼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原为木府的藏书楼,雕梁画栋,格扇雕刻吉祥如意图案。史学家称光碧楼等建筑“称甲滇西”。
从光碧楼沿着中轴线向狮子山方向前行到玉音楼,玉音楼又叫做五凤楼,是仿福国寺的五凤楼而建的。二楼是供奉凤诏鹤书的地方,一楼和楼前是土司歌舞宴乐的地方。
木府的最高建筑——三清殿。三清殿是木府土司推崇道家精神的产物,也是纳西民族与中原文明联系紧密的见证。来到古朴的三清殿二层,可以俯瞰整个丽江古城的全景。
“北有故宫,南有木府”,木府是一座辉煌的建筑,它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筑的风采,又将纳西地区名木名树、奇花异草汇聚一所,将天地山川的之气与王宫的典雅富丽融为一体。
如果你到丽江游玩,千万不能错过木府。你会感受到曾经辉煌一时的土司家族的兴衰史,以及风起云涌,波云诡谲的木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