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宁蒗】神山仙岛泸水清

2023-06-13 15:59:13
标签: 大落水村 土司岛 猪槽船 泸沽湖 旅游

次日醒来,推窗眺望,湖对岸山间露出了鱼肚白,使我心欢喜。在阳台上安上脚架,准备拍泸沽湖的日出。

清晨的泸沽湖是静谧的,小鸟叽喳的鸣叫声宣告崭新一天的开始;

清晨的泸沽湖是安详的,湖面与群山间一层袅袅薄雾,好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静,是泸沽湖清晨的主旋律。

尽管天刚蒙蒙亮,湖岸边人多了起来。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湖对岸太阳即将升起的方向,等待着红晕一点点地铺满天际。

等待的时光总是觉得漫长,在天空变换了无数次色彩,雾气也逐渐消散开后,终于等到了耀眼、壮观的日出

眼前之景足以用震撼来形容,那温暖的光也在瞬间直达心底。

早餐后,我们来到大落水村游船码头前的小广场,在靠近湖岸的地方竖立着一块大石块,上面刻着“中国泸沽湖”几个大字。

世世代代生活于此的摩梭人,是泸沽湖的守望者,也是浪漫“女儿国”的创造者,独一无二的民俗文化让这个古老的民族蒙上了更为神秘的面纱。

摩梭人几乎全民信教。渊源于毕喳巫教的达巴教和元初传入的喇嘛教影响着摩梭人的日常生活,更是摩梭人的精神寄托。

落水村靠山而居,面朝宽阔的泸沽湖面,别具一格的村落选址犹如高原明珠上延伸的沙洲,以其独特的方式矗立于这水天一色之间。

在泸沽湖,随时可见五颜六色的旗帜在山顶、山腰、山脚、树上、屋顶、庭院随风飘荡。再仔细一看,上面写满文字,风起时,到处的旗帜猎猎作响,仿佛是人们在诵读着祈祷。

码头停着被刷成各种色彩的猪槽船,在阳光的映射下,格外亮丽显目。

泸沽湖中的唯一交通工具是摩梭人特有的“猪槽船”。过去的猪槽船由一根粗壮的镂空圆木,两头削尖制成,因其看起来像一只长长的猪食槽而得名。现在当然跟普通木船造法差不多,不过外形还是“猪槽”。

从落水码头坐船,可以请船夫带着你去湖中心的“黑娃俄岛”,也叫土司岛。

风和日丽的上午时分,我们上了这条摩梭族阿哥的小船前往湖心岛游湖。帅气的摩梭族阿哥边开船划动双桨,迎着船桨的律动,哼唱起一曲摩梭民歌。

曲调时而温婉如玉、深情悠扬,时而起伏雄壮、柔情宽广。歌声戛然而止之际,小船已经飘荡在湖中心。

无人机跟随我们的船拍摄

泛舟泸沽湖上,犹如浮在一个晶莹剔透的大果冻上,肉眼看不见任何杂质,清澈洁净。

宁蒗一侧的黑娃俄岛、里务比岛和里格岛,成为湖中最具观赏和游览价值的三个景点,被誉为蓬莱三岛湖的西北面,雄伟壮丽的格姆山巍然矗立,这即是摩梭人人为之崇拜而人格化的格姆女神。格姆女神山也叫狮子山,海拔3754.7米,是泸沽湖四周最高的山峰。狮子摩梭语称格姆,藏语称森格格姆森格意为狮子,格姆意为白色女神,在摩梭族传说中是格姆女神的化身。狮子山山势雄伟壮观,倚天耸立。

有诗云:神山仙岛画湖中, 日照三时景不同。渔曲槽船闲唱渡, 素裙飘处鹤翔空。

黑娃俄岛位于湖心,距离湖岸落水村2500米,岛上树术葱笼,百鸟群集,是南来北往的候鸟、野鸭的栖息之处,也是昔日永宁土司阿云山总管的水上行宫,美国学者洛克也曾旅居于此。

站在小岛边的太湖石上,只有山风从那座绿色的小岛上一阵又一阵,一缕缕浸透爱意的凉气,贴着湖面传来,飘去。

我们懒得上岛登山,乘船绕岛一周,看一串串经幡水分舞动,倒影在翡翠般的湖水之中;听船老大讲摩梭人的动情故事……

划猪槽船的船尾一般是摩梭女,她们面部遮得严实,大概也是怕晒黑了。

摩梭少女的风姿,独木轻舟的典雅,此起彼伏的渔歌,堪称湖上三绝。在泸沽湖的每个山湾村寨,你都可以看到那些穿着秀丽衣装,落落大方,清秀美貌的摩梭姑娘。

秀山环抱玉明珠,秀水波浮秀女图。不赏清宁幽静美,唯闻母系识今殊。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