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湾】大自然造物之伟力——“鲁阁幽峡”

(2014-05-12 08:28:21)
标签:

太鲁阁

鲁阁幽峡

立雾溪

中横公路

砂卡礑大桥

分类: 探视台湾

过了崇德火车站,远远望见太鲁阁大桥,得知太鲁阁快到了。【台湾】大自然造物之伟力——“鲁阁幽峡”

车没有过太鲁阁大桥,从三岔路右拐向太鲁阁景区驶去。【台湾】大自然造物之伟力——“鲁阁幽峡”

与路平行的就是立雾溪,好像是枯水季,河水浑浊,仍湍急。【台湾】大自然造物之伟力——“鲁阁幽峡”

立雾溪从海拔3000多米的合欢山急流而下,到新城北方的入海口,全长仅81公里,干流长仅55公里,许多地段的落差达每公里2030米。【台湾】大自然造物之伟力——“鲁阁幽峡”

百万年来,丰沛的水流对脚下的岩层进行了不屈不挠,不依不饶的切割,终于在地壳隆起作用的协同下,造就了太鲁阁大峡谷这一举世闻名的自然奇观。【台湾】大自然造物之伟力——“鲁阁幽峡”

锦文桥【台湾】大自然造物之伟力——“鲁阁幽峡”

静静伫立在桥头的中国式牌坊,上书“东西横贯公路”六个大字,牌坊为中横公路太鲁阁口东界的起点。【台湾】大自然造物之伟力——“鲁阁幽峡”

这里是观光客“到此一游”拍照留念的景点【台湾】大自然造物之伟力——“鲁阁幽峡”

“东西横贯公路”是台湾第一条东西横贯岛内穿过中央山脉的公路,简称为中横公路系统。主线从至东势,全长192公里。【台湾】大自然造物之伟力——“鲁阁幽峡”


【台湾】大自然造物之伟力——“鲁阁幽峡”

【台湾】大自然造物之伟力——“鲁阁幽峡”

【台湾】大自然造物之伟力——“鲁阁幽峡”

【台湾】大自然造物之伟力——“鲁阁幽峡”

车子跨过几座桥梁,穿过几个山洞或隧道后,透过窗外看到的空间越来越窄,两旁的大山仿佛约好了似的,慢慢的向着中间挤压,把眼前的路面挤成窄窄的,一段段的,然后再紧紧的把它贴到峭壁之上。【台湾】大自然造物之伟力——“鲁阁幽峡”

远观平行的锦文桥和太鲁阁大桥【台湾】大自然造物之伟力——“鲁阁幽峡”


【台湾】大自然造物之伟力——“鲁阁幽峡”

【台湾】大自然造物之伟力——“鲁阁幽峡”

砂卡礑大桥【台湾】大自然造物之伟力——“鲁阁幽峡”


【台湾】大自然造物之伟力——“鲁阁幽峡”

尤其令人叫绝的是,被立雾溪的流水切割的竟是长达数十公里、厚度超过1000米的大理石岩层!致使裸露在立雾溪两岸的危崖,乃至兀立在奔腾溪水之中的怪石,皆是白色的、间有层层图纹的大理岩,绝无仅有,极具特色,所以,太鲁阁大峡谷也被誉为大理石峡谷。【台湾】大自然造物之伟力——“鲁阁幽峡”

又一座桥跨在激流上【台湾】大自然造物之伟力——“鲁阁幽峡”

一路西行,峡谷愈来愈窄,公路不是凿洞穿行,就是由岩壁成“ㄈ”型路段,车辆行驶其间,真令人有“一线天”的感觉。【台湾】大自然造物之伟力——“鲁阁幽峡”


【台湾】大自然造物之伟力——“鲁阁幽峡”

新长春桥是与长春隧道衔接的【台湾】大自然造物之伟力——“鲁阁幽峡”

钻过长春隧道,车行到山谷间开阔处,停车下来步行,只见这里有断崖深谷,临空飞瀑,清澈溪流,处处蔚为奇观。景色之雄奇,可以说是鬼斧神工,参天地造化之最,被列为台湾八景之一,名鲁阁幽峡【台湾】大自然造物之伟力——“鲁阁幽峡”

沿着立雾溪的峡谷风景线而行,触目所及皆是壁立千仞的峭壁、断崖、峡谷、连绵曲折的山洞隧道、大理岩层和溪流等风光。【台湾】大自然造物之伟力——“鲁阁幽峡”

道路靠峡谷的一面是坚实的公路护栏,凭栏远眺,奇峰搏云,林荫迷蒙,古壑幽深,怪石嵯峨【台湾】大自然造物之伟力——“鲁阁幽峡”

眼前是黄色的铁质长春桥【台湾】大自然造物之伟力——“鲁阁幽峡”

长春桥在1960年兴建完成,是通往长春祠的主要桥梁,当年采铆钉式工法兴建,现在也都已经没有使用这项造桥技术,据说因年久失修已拆除重建。【台湾】大自然造物之伟力——“鲁阁幽峡”

做攻略的时候,我对这个被英国列为十大必游景点排名第五位的太鲁阁国家公园充满期望。身临其境,觉得较之内地许多名山大川,自然还是逊色不少【台湾】大自然造物之伟力——“鲁阁幽峡”

过长春桥后,即将进入位于青山绿水间的长春祠景点【台湾】大自然造物之伟力——“鲁阁幽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