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诗如画临平山

标签:
临平山临平公园东来阁郁达夫步吟廊 |
分类: 杭州记录 |
临平公园位于临平境内的临平山上,是临平重要的游览胜地。
春晖万象从公园东大门进入,“春晖万象”四个大字映入眼帘,昭示着改造一新的公园焕发出新的青春。
大门两旁有唐、宋、元、明文人过客留下的佳词名句,以碑刻形式展示了临平山这一旷野孤丘在游人心目中的历史地位。
跨进大门,转身抬眼往门背后的木匾上细看,郁达夫的《临平登山记》(节选)填满其间,字里行间洋溢出对祖国秀美山水的崇敬之情。
“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揣着宋代大文豪苏轼之诗句,踏进了临平山公园。
作为临平城区的综合性山地公园,在文化历史上承袭了临平山及临平的历史。“岁月流痕”是自东大门以上的第一个景点。临平山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如今以全新的姿态展现给游人。
半山腰的“藕荡莲花”以历代名士过临平时,莫不泛舟作湖上之游,并颂莲而取名。
山柳径
名称源于顾况的《临平坞杂题》之《山径柳》:“宛转若游丝,浅深栽绿崦。年年立春后,即被啼莺占。”
松岭天风
木栈桥厚实柔韧,脚下有几分弹性,时不时有些声响
赤枫坪得名于临平十景之一“许庄红叶”
逆旅愁闻雁,行庖只鲙鲈。风帆如借便,明日到姑苏。
——元·吴景奎《过临平》
闻说山根别有源,拨云寻径兴飘然。凿开海眼知何代?种出菱花不知年。
煮茗僧夸瓯泛雪,炼丹人化骨成仙。当时陆羽空收拾,遗却安平一片泉。
石窦听泉
邱山仙隐
三月平湖草欲齐,绿杨分影入长堤。田家起处乌犹吠,酒客醒时谢豹啼。
山槛正当连叶渚,水塍新筑稻秧畦。人间漫说多歧路,咫尺神仙路欲迷。
古仙台
一声山鸟催人起,几处佳宾作队行。直上山头瞻北阙,更于天际问苍瀛。
云迤宿雨孤峰瞑,柳挟青烟两岸清。欲共坡仙吹玉笛,还从陆游问安平。
东来阁在临平山的较高处,建于2004年,是余杭区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
临平山颠原有塔,建于吴越,系北舟近杭之标志,为临平万民所崇仰,惜毁于元。今于山脊重建,东来阁共九层。设计新,颇壮形胜。
东来阁前,还有一块玉璧形(代表了余杭良渚文化)的雕像,雕像上刻着大禹,沈括,吴昌硕,章太炎的头像。
登顶眺望市井晨曦,满眼风光如诗如画,满心温厚宁静单纯。登山味道这般美妙,难怪仁者乐山呢。想那仁者与山心神相融,其乐何如?
步吟廊碑记
临平山平旷逶迤,丘壑妍美,周十八里之古迹颇多。顾况、苏轼、陆游、鲜于枢、俞樾等诸多名人雅士相与流连并留题咏,虽以自见其才,亦有形胜足以入咏,古迹足以致怀者。
2003年,余杭区人民政府斥资120万元,在山之阴建一碑廊,其处幽荫深秀,松风成韵,新来装束有亭翼然,廊檐復道,逦迤相接,以当今名家所书咏临平诗句为碑为联,置于其间。名曰“步吟”,是说也。且步且吟,云岚静对雅座几椽可清,闻藕香赚的多少佳句;亦吟亦歌,城廓远映闹市万家欣见,桂芳赢来几何恣意。此举实为临平一山增華踵事。
穿游廊,拾石阶,历曲径,目睹先贤遗迹,倍觉时光荏苒,虽无仁者境界,却也感受到许多快乐。
荟今来妙笔,笔笔走龙,龙走浙北舜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