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

标签:
临平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江南市镇吴越人家民间工艺风筝展 |
分类: 杭州记录 |

“江南水乡文化陈列”介绍了江南水乡形成的原因、地理景观特征及文化形成的意义,并通过历史叙述方式,介绍了江南如何从一个荒蛮落后的地区演变成中国最繁华、最发达和最文明、最具现代感的地区,包括这一地区在中国文明构成中的地位。

“江南市镇”部分,选取江浙一带数个典型的市镇,对它的形制和历史变迁以及市镇街市的空间形态作了介绍。

“清代的塘栖镇”以著名的运河广济桥为背景,整条“长街”筑起廊檐,廊檐的邻水面,还筑着一长溜美人靠椅。

殷合盛粮行

鼎昌布庄

饭稻羹鱼的吴越人家


马头墙、圆洞门、格子窗……以及那些正离我们悄然而去的小船、渔网、石臼、风车、织布机、花轿、箱橱等实物和生存方式,勾起人们一串串历史回忆和深思。


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杭州余杭滚灯

民间工艺风筝展

风筝起源于中国,具有2000多年历史,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相传墨翟研制三年制成木鸟,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风筝材质。宋朝时期风筝在民间广泛流行,特别南宋定都杭州后,用丝绢作风筝,更增强了艺术性和观赏性。演进成为今日广传于全世界的各类风筝。



以毛竹和丝绢为主材料,通过手工方式,经样式设计、骨架扎制、表层绘画、放飞调试等环节,制作出以精致和逼真为特色的工艺风筝。


余杭的风筝在全国各类风筝比赛中多次获得第一名


前一篇:春和景明临平人民广场
后一篇:如诗如画临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