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吐鲁番之坎儿井

标签:
新疆吐鲁番坎儿井暗渠维吾尔 |
分类: 走四方 |

列车到吐鲁番站已过早上8点,天气晴朗,天碧蓝碧蓝,飘着朵朵白云,内地少见。欣赏车站主楼的设计,透露出当地特有的元素,使人立即想到一首脍炙人口的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在吐鲁番,处处都可以感受到历史的遗迹,一条条坎儿井暗渠中欢快奔流的溪水,诉说着新疆各族人民的聪明和智慧。其实一进入吐鲁番盆地,我们就已经与坎儿井谋面了。从车上望去,自北边的天山山麓趋下一直到盆地腹地,间隔大约上百米一列列圆形土堆暴露在荒原上,构成奇特景观,司机讲,那每一个土堆都是一口坎儿井竖井。
我们到坎儿井博物馆参观,“坎儿井”是维吾尔语,汉意是“井穴”的意思,其结构由明渠、暗渠、竖井和涝坝(即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只见一渠清幽幽的水,从一个土坎下的洞口静静的流出,这水是来自天山的雪水,日日夜夜淌,无穷无尽。

坎儿井是无动力引水工程,是利用潜水自由水位的自然坡降,顺势将潜流引出地面的人工水利工程。

其中暗渠工程最为艰巨,一般要在地下开凿几公里到几十公里长的渠道。在开凿地下暗渠时,为了出土和通风,每隔二三十米打一眼竖井。据记载,古时人们就是从竖井下去,头顶油灯,用坎土镘向左右开挖,一节节地接通,再连接起来,成为地下暗渠。

竖井是开挖或清理坎儿井暗渠时运送地下泥沙或淤泥的通道,也是送气通风口。井深因地势和地下水位高低不同而有深有浅,一般是越靠近源头竖井就越深,最深的竖井可达90米以上。竖井与竖井之间的距离,随坎儿井的长度而有所不同,一般每隔20—70米就有一口竖井。一条坎儿井,竖井少则10多个,多则上百个。井口一般呈长方形或圆形,长1米,宽0.7米。

坎儿井就是吐鲁番的生命之源!
维吾尔“古”村景区位于有数百年历史的现存古老维吾尔自然村落之一——“吐鲁番市亚尔乡亚尔果勒村”,毗邻交河故城,占地20000余平方米,是一个显示维吾尔原生态民俗风情,以吐鲁番深厚的维吾尔历史文化底蕴为背景,展示了浓郁民俗风情和交河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博物院群。


虽然到一个复原的维吾尔古村参观,看一些新建的“古迹”,或者说是看假货,没甚兴趣。但既来之,则安之,走了一遭,还是能多少窥见一些吐鲁番人的生活情景。

其中不少是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的原生态民俗风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