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旅游记第十五篇游走水城威尼斯(2)

标签:
水巷圣马可广场钟楼圣马可教堂贡多拉 |
分类: 目击欧洲 |
第十五篇 游走水城威尼斯(2)
坐上水上巴士,驰往威尼斯的中心里亚托岛。在水上巴士上,我见到水道近旁有一个个木桩,每个木桩上都栖着一只海鸥,十分有趣。船要开一段时间,走的河道据说叫做“犹太运河”,没什么太过特殊的地方。但是在河道上行驶,看着两旁颇具历史的建筑的感觉真的是不错的。20分钟左右,就到达威尼斯那个岛了。
上得岸来,由于旅客出奇的密集,感到空间逼仄,人群堆积,海风烘燥……躲到一个巷子里在荫凉处,耐住性子听着导游的张罗与讲解。
码头对面的建筑上挂有一个圆钟,据说是运河岸边的楼房上唯一的一个钟,从这里往西再过三座桥绕过一个不大的海湾,远方就是威尼斯的中心区域。高耸的塔楼,圆形的屋顶,精美的建筑,密集的船只,熙攘的人群。
到了圣马可广场,这里除了有著名的圣马可教堂外,还建有一个相当壮观的钟楼,据本人目测大约有百米高,广场上还有很多鸽子,悠闲地在游客身边踱来踱去,和游客嬉戏。
圣马可广场的周围,有着许多令人瞩目建筑,比如高达 96米的钟楼、意大利最重要的图书馆等等以及许多中世纪的建筑,有的威严,有的沧桑。据说,威尼斯60%的建筑物都有500年以上的历史。“黄金圣马可大教堂”,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是天主教最富丽和最重要的教堂之一。教堂集各种风格于一身,有拜占庭、哥特以及东方风格。
两侧的王宫简单朴素,甘当它们的陪衬和广场的装饰。圣马克广场入口有威尼斯城的标志--翼狮雕塑,广场内有大群大群的鸽子,时而簇拥在地上觅食,时而又带着扑扑拉拉的振翅声,飞满整个广场的上空。圣马可广场长约170m,宽60m,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左右,在广场的东面是圣马可教堂,建于公元829年。因内有威尼斯的守护神,耶稣圣徒马可的墓而得名。
这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是以拜占庭风格为基础,融拜占庭式,哥特式,伊斯兰式和文艺复兴式等各种流派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杰作,是世界教堂建筑史上的瑰宝,历来有“金色大教堂”的美誉。
紧挨着教堂的钟楼高达98.6米,像一个窈窕淑女,身姿挺拔秀丽,亭亭玉立。它不仅是广场的主景,在海上,运河上,远远就可以看到,是威尼斯标志性建筑之一。广场北端是旧市政大厦,南侧是新市政大厦以及圣马可图书馆,西面是圣席密民安教堂,大广场为东宽西窄的梯形。
威尼斯曾经是海上的强盛之国,当年的马可波罗,就来自威尼斯,足见其扩长的实力。
广场的游人几乎与鸽子一样的多,或者说鸽子与游人一样地多,各国的语言交汇在一起,呈现著名旅游景点的热闹景象。跑到广场的最尽头,仍无法拍到广场完整的全景(当时有台超广角的相机就好了)。
从广场往北再穿过一个门洞,就是城中水巷了,和在电视中看到的一模一样,真是没想到自己也还有身临其境的时候。
到了这里,不坐小船游览一下水巷算是白来了,虽然也有小桥将各处连接,可以步行游览,但大家依然选择了乘坐威尼斯特有的“贡多拉”,颜色一律是黑色,里面的座椅则可以有各种颜色,以红色紫色丝绒居多,两头又尖又翘,最适宜在狭窄的水巷中行驶。
最有趣的是它两边不对称,划起来还真得有点技术呢。又恰似我们绍兴的“乌蓬船”。而“乌蓬船”与“贡多拉”的造型差别,非常直观形象地刻划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别。摇船的人站在船后,只有一支长橹固定在右后侧的船舷上,真不知他们是怎样掌握方向的。坐在船上小风一吹,一个字‘美’,这座水城很漂亮,但更让我钦佩的还是当初建造这座城市的人们的创造力。
当摇晃在“贡多拉”之中,穿梭在水城的水巷中时,才真正地品味出了威尼斯的韵味来。活泛的绿水,静谧的巷道,斑剥的墙体,纵横交错的密集水巷,以及时而擦身而过的小船和快乐友善的笑脸。
啊,原来这儿就是叹息桥,以前犯人行刑前经过这里,最后一次眺望人世,叹息生命美好,人生苦短。
有的人家,住房就在水上,房子的窗户离水面不过1米。当地的居民把自家的窗台,用各种垂吊的植物和五颜六色的鲜花装饰的十分雅致。这些房屋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因为底下都是用大石块铺就的,所以地基非常结实,才能长年浸泡在水中而不倒塌。
建筑的美奂绝伦,历史的凝重,艺术之华丽,水的灵气,桥的精致,墙的深沉。
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文学巨著《威尼斯商人》就是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几个世纪以来,《威尼斯商人》不断被后人搬上电影、电视,以话剧、歌剧等形式流传于世。
我想,威尼斯既有贵族的一面也有其很平民味道的另一面。在上面走,就算是慢无目的地走走,相信你也多少能找到点浪漫的感觉。多在小巷间穿行,就算是傻了吧唧的四处瞎看,你也能觉得这里的历史、文化和情调被融化在了一起,我想这一切也就够了,惬意的感觉也不过就这样吧?
河水是古旧的深绿,还透着些淡淡的铁锈色;房屋的墙上,油漆早已剥落,褪去原本的颜色;天空上有淡淡的云彩,常常是丝缕状的,如同拖过画布的笔痕。古旧外墙上的斑驳与浓腻,水面上的波粼,水平一字铺开的建筑,偶尔有方塔尖与圆顶打破这几近单调的奢华。
任自己迷失在这众多的巷道里,威尼斯的每一处,每一个角落都是值得去探询,去品味的,每一次迷失,带来的都是一个惊喜,即使重复地来回于一条街上,你也会发现不同的景致,不同的细节。
当我们缓缓穿行于水城街道之间,欣赏“街道”两旁古老的建筑,看小桥起伏,流水深碧,沿街的窗台上都摆满时令鲜花,听着艄公的歌唱,那种惬意、浪漫的感觉便油然而生。
船摇过,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想象在从前,就会在某一户人家门前停下,沿着部分浸在水里的阶梯结束辛劳的一天回到避风港。墙皮脱落,伤痕累累,这是断壁残垣的味道。
威尼斯,就象一个历史长廊,每一细微处,都可打开一卷岁月的长幅,得益于历史文化的积淀,威尼斯有着深沉丰富的底蕴,那厚重的美感,使水城飘而不浮。
威尼斯有如一艘被缆绳牵系在码头上、随浪潮上下浮动的美丽画舫。
只是时间所限我们只走马观花地游览了几个小时,如果有机会,我会再来意大利,再来水城威尼斯,感受她的美丽、温馨和浪漫。
世界上有很多美丽的城市,而她们的美或多或少有相似之处,可威尼斯的美,却是不同的,另人眩晕的,使人窒息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