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水浒》糟粕思想文化 |
分类: 世事杂感 |
一、暴力倾向影响社会安定团结。一部《水浒传》,一部农民起义史。农民揭竿起义,让更多的人走投无路之时,便以武力或非法手段平自己的冤屈。。“水浒”边的好汉没有几个不是靠暴力暴出来的。动不动就是拳头与刀枪,谁狠谁就是爷。
二、“银子能使鬼推磨”。上下打点,银子能化解各种矛盾,拉拢各种关系。特别是及时雨宋江,广施银子,谋得了声望,谋得一泊之首领之重位。一部《水浒传》将银子的功用发挥到极致,或结交损友,或摆平关系,或成就黑势力。有了银子,牢狱是可以摆平。武松之牢狱是可以受到特别的优待,因为他可用;宋江江州充军,还能呼风唤雨。牢狱也很阴暗,一直至今。银子铸就了强大的关系,关系网的铺开与壮大才形成梁山水泊之气势。
三、成就大事就需要计谋。特别是卢俊义之落寇于梁山水泊,是最典型的计谋。一部长篇,一部计谋之书。与其说是计谋,不如说是阴谋。因为计谋是智慧的,是光明磊落的,而阴谋总以危害他人利益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四、法律是可以不依的。打家劫舍的,搞阴谋的,犯科条法令的,权即法者比比皆是。一部“水浒”,一百单八将,说到底就是一个“义”字,此义非真正的仁义,非不法律范围内的“义”。很多人无法无天,或口口谈“义”讲“义”行“义”,或连“义”也不讲了,法也不讲了。
五、混混只要能混、敢混,总能混成大事。“水浒”百单八将,又有多少是真正的仁义之士?大多只不过有些特别的“本领”的粗俗之辈,如偷窃的、打渔的等等,其中很多还行走在白道与黑道之间,通吃白道与黑道。名气大的便成了黑首。结盟小团体,黑道的形成,黑势力的扩张,无不类似。
六、暴食暴饮,大兴铺张浪费之风。通部《水浒》,无不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将吃喝之事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让今天的餐饮酒店业兴隆火爆,直吃得鹅罢鸟飞尽,与此不无关系。更甚者,其加大了铺张浪费之风。
七、粗俗语言,败坏了社会文明。鲁提辖、李逹等,满嘴尽是污言秽语,这些人嫉恶如仇不假,但随口都是骂人之言,还让今天的小青年也认为这类语言就是个性,甚至仿之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