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前,由湖北省教育厅组织并开展的全省性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正式拉开了帷幕,“课内比教学”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着,“课处访万家”也开展得声势浩大。
课外访万家,家访万家,一定会在学校与家长之间架起了一座良好的沟通桥梁,相信这座桥梁能帮助孩子们不断地完善自己,最终起到家校双方共同促进对孩子的教育作用,其意义深远。但在现在的万家家访中,总觉得家访的味儿变了。
有些家访的地点不在学生家里,也不在学生父母工作的地方,改在酒店宾馆。这本是出于家长的美意,一听说老师来家访,很是欣喜,连忙安排起来。哪一个家长不敢恭敬如斯!难得与老师们坐在一起交流,想借机笼络一下感情,邀请所有科任老师一齐聚宴,希望老师们都重视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把自己的孩子座位编得好一些,多提问自己的孩子,多关心自己孩子的思想状况。很多家长还为此大动一番脑筋,准备这准备那的,盛情迎接老师们的到来。
家访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来不得虚假。学校要完成主管部门的任务,老师要完成学校安排任务,怎么办?造假起来。何谓家访,到学生家里去,与家长交流。这与学生家长到校交流,与电话交流并不一回事。很多老师就请学生家长到校,或是打个电话,更有甚者,闭门造表起来。问一位家长,老师到你家里家访了吗?家长说,老师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表格,并要求学生家长,如果有人调查,就说老师来过。再说,对“课外访万家”这一活动的检查,大多是看看上交的表格数量,只要该上交的表格都交上去了,该整的材料都落实了,完成了档案建设,就算是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还有谁在乎档案的真与假呢?况且,这也是地方事情的一贯做法,都是心知肚明难得糊涂罢了。
某些地方为了反映家访的真实度,还要求老师必须与家长合个影,用图片来证明家访的真实度。这可就让老师和家长为难了。老师还要准备一台数码照相机,与家长交流时,还得把这难以启口的要求说出来。家长呢?都不一定喜欢这样做。为达到这一要求,还要请一个第三人来帮忙照相,也太麻烦了。或许,合个影,上报的材料有了真实的“事迹”。
再说,省教育厅组织的这一活动也不太切合各地的实情。如果在同一乡镇,一个班里的老师跑遍全乡镇,还比较容易。现在,很多学生流入城关,那么一个班的老师要跑遍全县就不那么容易了。城关很多学校就采取了老师分片家访的方式,这恐怕也起不到实际效果,不带这个班课的老师去那儿说些什么,交流些什么,没有针对性,无的放矢,不能对症下药。如果老师到乡镇各学生家里去,课堂教学也就无法正常下去,老师们没有时间到乡镇去家访,也就只能搞虚假的东西了。如此说来,省教育厅的这项浩大的活动,本身就不针对实际,就有政绩作秀的嫌疑。
再说,这一阵风过去,“课外访万家”这一家访活动还继续下去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