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015-04-06 19:13:14)
标签:

教育

分类: 2015年

年级782014学年第2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的是五7、和五8两个班的数学。这两个班学生情况全然不同,学习习惯、理解能力、学习态度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7班整个班级31名学生,除了两个转来的学生基础较薄弱,其他学生基础都比较好。但他们最大的问题是:学习较为被动,很少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甚至课堂上也不太乐于投入思考和发言,学习习惯也一直都不太好,但他们听和写的效率很高,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强。

相对而言,五8班的学生整体数学思维能力都较差,但这个班级学生学习很积极,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学习习惯也都很好,绝大部分学生在数学方面有着深厚的兴趣,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然而还存在一部分的同学,由于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学习目的不明确,平时学习比较懒惰,加上学习兴趣不够浓厚,所以数学成绩比较差。但他们肯学,也很配合老师的教学。

 

 

 

 

 

 

 

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一、本学期的主要内容包括:

图形的变换,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因数与倍数的意义,235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并让学生学会求1100以内的倍数与约数,避免在出题的时候数目过大。

2、理解分数的意义与性质,能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分数的意义,同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等技能。

3、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会解决关于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在上一学期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和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o后的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5、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初步掌握空间概念,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学会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探索生活中简单物体的测量方法。知道体积和容量的意义及度量单位,学会单位之间的换算,体会关于体积与容积之间的实际意义。

6、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找出数据中的众数,在统计分析中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特征,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形成良好的统计观念。

7、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形成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从实际生活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力争培养学生以下的学习态度,达成以下目标:

1、不断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步骤的参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本学期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

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难点:

分数的意义、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通分约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是本册的难点。

 

教学具体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特别是计算能力的培养,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2、要求学生能预习教材,上课能更好接受新知。

3、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培优补差工作。组织好一对一帮教学习,抓好后百分之二十学生的学习。

4、加强课堂练习时间,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

5、加强单元检测,及时让学生及教师自己反馈教学情况,以便查漏补缺。

6、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7、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向同事学习,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8、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水平,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利用40分钟,让课堂事半功倍。

9、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利用积分卡激励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开展"优秀作业本评比""每周学习表现良好学生"评比等活动,让学生们在竞赛评比和表扬中获得进步。

 

 

 

班级后20%学生改进措施

1、多关注他们的日常表现:在课堂上多关注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听讲的效率,多点他们回答问题,确保他们的学习状态,让他们不因自己学困而放弃学习。

2、用鼓励擦亮他们的学习信心:

学困生大多自卑,他们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也弱,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多给他们肯定和鼓励,不给他们提过高过大的要求,面对他们的进步多表扬,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在平时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给他们机会参与班级活动和管理,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

3、用耐心陪伴:他们无论是掌握知识还是作业,可能都比别人慢一步,所以在课后要多对他们进行耐心细致地辅导,即使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只要付出耐心教导,即使没有很大的进步,也确保他们一直在学习的路上,不致于掉队太远;

4、家校合作:要想把后进生转化过来,家长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没有家长的密切配合,后进生是无法教育的。所以,在教学工作中,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及时将学生的思想情况和上课表现反馈给家长,让家长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孩子在校期间的各种表现,并要求家长在周末对自己的孩子加强辅导和督促,以消化在校学习的知识。

 

2014-2015第二学期教学计划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3.4-3.6

 

预备周

 

 

 

2

 

3.8--3.13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练习课

第一单元检测及复习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因数和倍数练习课

6课时

 

 

3

 

3.16--3.20

  25倍数的特征

 3倍数的特征

253的倍数的特征(练习课)

 质数和合数

和的奇偶性

 

5课时

 

 

4

 

3.23--3.27

质数和合数练习课

第二单元复习整理

复习检测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

正方体的认识

 

5课时

 

 

5

 

3.30-4.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

表面积练习课

体积与体积单位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5课时

 

 

 

6

 

4.7--4.10

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体积练习课

容积和容积单位

练习课

 

4课时

 

4.6清明放假

 

7

 

4.13--4.17

解决问题

第三单元  整理和复习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及复习

 探索图形

第四单元分数的产生及意义

 

5课时

 

 

 

8

 

4.20--4.24

 

分数与除法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应用

真分数和假分数

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练习课

 

5课时

 

 

 

 

9

 

4.27--4.30

 分数的基本性质

最大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的应用

约分

 

4课时

 

 

5.1放假

 

10

 

5.4--5.8

 约分练习课

 最小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的应用

通分

期中知识检测

 

4课时

 

 

 

11

 

5.11--5.15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练习课  

整理和复习

单元检测及复习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旋转

 

5课时

 

 

 

12

 

5.18--5.22

 旋转练习课

 描述图形的运动

单元检测及复习

第六单元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课

 

5课时

 

 

 

13

 

5.25--5.29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课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整数加减运算推广到分数运算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

 

5课时

 

 

14

 

   6.1--6.5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练习课

打电话

复习和整理

单元检测及复习

 

4课时

 

 

 

15

 

 

6.8--6.12

 

第七单元直线统计图单式直线统计图

复式直线统计图

练习课

 单元检测及复习

 

4课时

 

 

 

16

 

 

6.15--6.19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找次品

找次品练习课

 单元检测及复习

第九单元复习因数与倍数

 

4课时

 

 

17

 

6.22--6.26

复习分数的意义加减法

复习图形与几何

复习统计

 综合知识检测     

 

 4课时

 

 

6.22端午放假

18

6.29--7.3

复习及期末检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