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数乘法的验算》教学反思

(2014-09-05 19:45:57)
标签:

反思

分类: 2014

开学第四天,参加了一天的市教研员会议,领导们传达了省质量检测的精神。从上次质量检测分析中不难看出,现今对学生的评价更倾向于重视过程。当天听了建设路小学的一堂展示课中,主讲老师也因为重视学生理解和表达的过程而受到了一致好评。我们曾一再地反问自己:为什么有的学生读到六年级,只能考十来分,甚至以前会的知识学着学着就不会了……这种种的疑惑可能都隐约与教学中的过程有很大的关系。

于是,新教材的编者们别有用心地将教材扩大面积,增加了对知识的理解与解题过程,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同时也给老师的教学一个支架。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也希望能及时将所学用于自己的教学之中,让学生注重对过程的理解。孩子们第一周学习兴趣较浓,主要表现在:能主动学习,乐于看数学书、写数学书,有些同学看到我就兴奋地告诉我:老师,我已经学到后面去了……我甚是欣慰。但在课堂中,我还是得抽一些时间来检测一下孩子们的自学情况,不负编者们的一番苦心,有效地利用书中的资源。

如本节课的验算,我先让学生判断例题中计算的对与错,再充分地说出自己的理由,鼓励他们大胆思考,有创新的思路,结果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测。有些学生根据条件来说鸵鸟的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所以鸵鸟的速度应该快,而不是比56小!说得极有道理,这是上节课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补充道:“561.3的积应该比56大,因为一个非0的数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教材上也有,但这样的解释更清查明了!更有学生利用上节课因数与积的小数数位间的关系来解释,超越教材!

有意思的是:大多数学生用了前几种方法,仅少数学生用验算计算器来检验积的对错,这才是真实的学情。仔细分析我认为:

1、验算多数是用在计算并验算的题目之中,生活中应用极少,学生们的思考点都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有关,他们也乐于寻求比较简单的方法;

2、由于小学数学中计算教学贯穿始终,老师们也都很重视学生的计算能力,所以对计算器很是避讳,家长们也误以为计算器是作弊用具,怕孩子偷懒,所以除了要学习当课时分发计算器外,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计算器,所以他们也对计算器的功能很陌生,同学也觉得不太实际,所以更不会选择用计算器来验算。

在学生理解各种验算方法后,出于解题与练习需要,我们重点讲解了验算的规范书写,同时为了重理解书本的过程,让孩子们用不同的方法去判断做一做中题目的对错,这也是我们对新教材的一种新感悟吧。希望这样的处理方式能帮助孩子用好新教材,习惯去细读教材中的小朋友观点引导,更有效地自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