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的认识》练习课教学反思

标签:
教育反思 |
分类: 2012年 |
http://s2/middle/61d0c154g7a8a72bca051&690
这已经是第二周的第二天了,孩子们的课堂纪律越来越让我满意,虽然还算不上完美,但是我们都明显地在进步。我找到了准确的时间点,能准确地完成课堂教学,而学生们无论是听讲的习惯还是发言,都越来越好,我们都在朝着前方行进着。
千米是学生们常见的长度单位,在所学的长度单位中它最大,与米之间的进率也因同音而变得简单得多,通过课件的展示及反馈,我不难发现学生们掌握得都很好。但同时我通过今天的课堂也发现了又一新的问题,孩子们和我之间的隔阂与陌生慢慢消失,他们的学习都步入正轨,但同时一部分同学也渐渐失去了刚开学时的那股新鲜与好奇心,在各科齐步进发的同时孩子们的课业负担变得沉重起来,这就导致很多同学无法按时上交作业。我希望他们能当堂完成课堂作业本,同时两天一页口算训练,但经过这两天的试行,收作业成了我最大的难题。
每天就是一节数学课,我不可能把太多的时间用在等作业上。接受能力快的和准确度高的学生能在短短的几分钟内便完成作业,而有些同学学习态度不够扎实,每次布置作业时总是拖拖拉拉。本来就已经很紧凑的三十五分钟在他们过慢的动作下给消磨浪费掉,在我一再提倡效率的同时,有些同学及需提高动作的效率。在学生写作业的时,我也在巡视,发现问题时我会要求同学们停下笔我集中讲解,可是有些同学仍埋头思索独自作业,这样以来我讲过的难题就被有些同学无情地错过了,收上来时发现讲过的东西还是有人做错。错的原因要么是因为马虎,还有最大的问题便是同学们在“解决问题”的解答上极不规范,需要在下节课时着重集中讲解。很多同学不爱读题,遇到“解决问题”的题目要么忘了答,要么忘了单位,还有些同学不列算式……这都是做题没有一定的规范性所致。
为了能清晰地了解到学生所掌握的情况,随时把学生的学情了解于心,我利用上节课后的时间制作了两个班的作业记录表,以后每改好一本作业我都会作业记录,这样谁交了谁没交?做的等级写字规范等我都能一目了然,以免再不停地催促课代表和小组长。现在的孩子们也是不容易,我经常感叹他们的童年太累,每天有语文数学英语科学这四科的作业都要完成。表面上我们总是在提倡减负,可是不管怎么减,减到每门课每天只剩下一门了,学习任务还是要完成,要想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就必须得学练结合,尤其是数学,只有通过练习我才能更准确地了解学生学得怎么样!从课堂效率的改善,我相信只要有计划与目的,作业效率也会快速提升,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