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带给我的改变
諸凱西的身心合一催眠课程期中报告
2012年9月2日,我带着满心的好奇走进了课堂。在我们的仔细聆听和实践中,我们期盼已久的身心合一催眠课程在我们的恋恋不舍中敲响了结尾的钟声。对于这六天的培训课程,我想我只能用受益匪浅这四个字来形容了。老师带领我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现在把我的感触都通过文字显然于纸上。
催眠,这个颇具神秘色彩的法术(不知这么定义合不合适),似乎离我们的生活非常遥远。催眠(英文:hypnosism,源自于希腊神话中睡神Hypnos的名字),是由各种不同技术引发的一种意识的替代状态。此时的人对他人的暗示具有极高的反应性。是一种高度受暗示性的状态。并在知觉、记忆和控制中做出相应的反应。因为人类本身就具有防御本能,我曾经怀疑自己:我真的可以把别人催眠或者实行自我催眠吗?是不是需要功力很高深的人才可以做得到呢?等我参加廖阅鹏老师课程以后,我确信了每个人其实每天都在不同的意识状态之间游移来游移去,那么我所做的只不过是帮助别人有意识地带着觉知去体验他本来每天都在体验的事情而已,引用廖老师的话,学习催眠是非常美好的事情,催眠可以深入人类心灵的黑盒子,揭露内在宇宙的奥秘,我从中获得许多乐趣与启发。
学会催眠可以让你有能力帮助人解决各种困难。催眠是一门生活的艺术,生活中到处都是催眠,学习催眠之后,会使你拥有更清明的眼睛,更如实地看见世界的真相。
我常常会有一些不良习惯,有时会莫名发脾气,无形中伤害的往往是最重要的人,想要去克服,想要去改变,却总是被已经形成的行为模式拖了后腿,失败又失败。就像一位哲人说过的一句话:戒除一件不好的习惯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不过我都做了上百次了。平常人也有很多苦恼的习惯:咬指甲,偷懒,拖延,选择困难,酗酒等等。我的一位很亲密的朋友,常常喜欢咬自己的大拇指,但是常常不由自主的就会把拇指放到嘴唇上。我曾经问过他为什么会有这种习惯,他告诉我没有为什么,紧张烦躁时不自觉就会这样,人真是有趣,这些小毛病都不知道是怎么固定下来的?而我觉得其实我们要的不是这些习惯,而是要这些习惯背后所能够带给我们的感觉,通过这些行为所减轻或者掩饰曾经经历的事件所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从中找寻安全感。
在廖老师的课上,我第一次实际接触到这些在我印象里奇妙的事情:自我催眠、瞬间催眠、情景演绎、心智彩排等。催眠这件技能变得如此的贴近生活。而印象最深的就是瞬间催眠。瞬间催眠术,可在极短的时间内使受术者进入催眠状态,但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瞬间催眠。正确定义是在极短的时间内使个案进入催眠状态称快速催眠,通常在三分钟以内,而在三十秒内使个案到催眠状态则称之为瞬间催眠,比较理想的时间段应在十秒左右。握手、破坏重心倒地、前倾几个简单的动作,在场的的大多数同学都体验了被瞬间催眠的状态。在廖老师的暗示下,或者说被突然的动作吓到以后,我立刻进入一种无杂念的状态,在廖老师连续的指令下催眠状态被加深,我进入一种有觉无念的状态,感觉很放松心中一片空灵。我信仰佛教,身心的放松空灵的状态,我曾经读过的佛教经典《心经》和《大智度论》等都有“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表述。佛家认为人的本性洁净,由于后天遭六尘污垢的覆盖、淤积,经久迷性,使人的本觉智慧不能显性,空灵之美的灵感就不灵了。因此,需要以般若之智来观照,照破五蕴,照破十八界,我们才会心量扩大如虚空,才会达到涵盖宇宙的境地。而催眠正可以使我们放下这些束缚和表象,只有这样的“空”才是佛家追求的空,才能透出灵性,也是我一直追求的一种状态,身心放松的状态。这种“空”显示出一种语言难以表达的灵性。即为空与灵互为体用,空为灵之体,灵为空之用。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会进入这种状态,感谢廖老师让我体会到催眠的神奇。
廖老师的课程,总是轻松有趣,又深刻隽永,他使我懂得催眠是一种很神奇的学科,值得我们认真的去了解他去学习他,他带给我了一种全新的体验,我希望用我学的东西带给我身边的人幸福。
2012年9月
诸卡西简介:来自M2星云中一个美丽的小星球,动物保护主义者,一边等待家乡的UFO来接她回家,一边努力热爱着地球生活的每一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