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儿子的游戏 惨烈的幼儿园
(2010-09-09 23:58:58)
标签:
杂谈 |
这次不算游戏了,因为基本上不是我带他玩儿,是他玩儿我。
9月1号,是儿子脱离了大人的陪伴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应该是还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没有意识到真正脱离家长怀抱自己在陌生环境里呆一天是什么滋味,所以送他上学的一路上,小朋友没什么激烈的反应,而我因此就过于乐观地估计了形势,还满世界跟朋友说我儿子多自立呢。
2号,一到幼儿园门口就开始大哭,死死地抱着姥姥,好歹送进去以后,据像特务一样在外面隐蔽观察的姥姥说,也是闷闷不乐,不跟其他小朋友玩儿,躲在一个角落里拉着个脸。好在晚上回家以后,兴奋不已,又唱又跳,话痨,我还说呢,一天没说话憋的。
形势从3号开始急转直下,早上哭得厉害,所以晚上妈妈早回家,仨大人一块儿接,营造全家集体出动送温暖的主题活动氛围。没想到,出来以后,只认姥姥,对其他人先是不理不睬,再是拳打脚踢,只要有任何人让他不满意,动辄指着就说“你这个人呀,真讨厌!”不可理喻的劲头一浪高过一浪。家里的两个女的妈妈和姥姥,一致认为小同学患上了幼儿分离焦虑症,觉得应该让他释放一下,加上4号5号周末,不用去幼儿园,正好可以舒缓被压抑的内心。结果更严重的情况出现在整个周末:任何的不开心都转化成歇斯底里的喊叫、打挺儿、还骂人,有要求不说话光是像只羊一样地哼哼。去游乐场玩儿,我给要了一个气球,拿在他手里的时候突然爆了,声音确实有点大,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癫狂:打妈妈。妈妈很着急:孩子咋变成这样了?于是跟上儿子的节奏,娘儿俩一起哭,现场极为混乱和丢人。
周一了,大家说还是再缓缓吧,没去,我在心里坚决反对,但是尊重多数人的意见。虽然在家,狂躁还是断断续续地出现。
周二,在离开幼儿园三天后,早上我一个人送儿子上学,没有姥姥的出现,希望他能够摆脱依赖。情况正常:进去的时候哭,中间的侦查结果显示比前一阶段略有好转,和大家一起玩儿了。我满心欢喜地接他下学,儿子也表情平静地回家。为了鼓励良好表现,带他去一个室外游乐场挖砂子。结果,又莫名其妙地抓狂:不给其他小朋友玩儿玩具,在我出面制止他的粗暴后,居然捧起装满砂土的车砸我。把我气的!!回家后,越来越赖,每句话都伴随或急或徐的哼哼和吭哧,我一次次控制住想要抽他的手,最终忍无可忍,一把薅到房间里,关门关窗关灯,往床上一扔,历数几天来的劣迹,然后让他哭死!其实我已经做好儿子哭到上气不接下气无法言语的心理准备,没想到还没半分钟,小朋友开始大声认错:“我不哭了,我不赖了。”有了这个保证,释放,老实了很多。
第二天,儿子在回家以后,还是间断性的耍赖,但是程度明显收敛,在我回家的时候还作出可爱表情迎接,几天以来,我的焦虑稍有缓解。
这不是游戏,不过相信最近很多的家庭都在经历跟我一样的困境。
我们都上过幼儿园,从我们的爸妈嘴里听说,也有最初几天死去活来的痛苦经历。许是当年每家孩子都多的缘故,耍赖得不到任何来自爸妈的纵容。但是今天的孩子们,纵容有了更多科学的解释,号称“心理压力释放”等等。
我不知道我在儿子面前没有动手的这次狂怒到底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和作用能够持续多久,不过我坚持认为,在孩子没有行为自控能力的年龄任他释放,是有害的。
游戏参与人:一切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和他们爸妈
有趣程度:零,相当不好玩
游戏感受:大人要狠得下心来
游戏底线:尽可能别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