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几乎每家都有车了,孩子们出行更是车接车送,于是,公共汽车就成为了我儿子心中最向往的交通工具。
经常在进出小区的时候,表达自己强烈的愿望:“坐公共汽车吧。”所以,我就制定了公共车出游计划。
工作日(周一至五)的某早晨,在错过了上下班高峰的九点半钟以后,领着儿子信步到车站,望着来来往往的公交,问:“你想坐哪个?”把选择权交给他,免得等一会儿他叨叨“我想坐那个”。第一次,儿子选择了双层巴士,抱他上车,爬上二楼,有热心人让座,视线良好,不停地指着窗外的过往车辆点名,如“扫马路车”“水泥搅拌车”等等,乐趣十足。上来之前,我们根本不知道这辆车的起点终点,听着售票员报站,发现是往中关村开的。到站下车,讲述电脑行业的发展,展现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前景,一路边走边玩,我对那块地盘原本就别熟,根本不知道走到哪里了。抬头,地铁站派赫然在前方伫立,问儿子要不要进地铁?当然,兴趣极为浓厚。五号线,地铁呼啸而过之时,儿子叶公好龙的本性暴露无遗:平常在家整天摆弄各种车,整天说要坐地铁,真等来了,发现声音大,人头多,顿时心生畏惧。上车,没坐几站就强烈要求下去。在这样的问题上我不坚持,本来就是玩儿,不愿意了就收工。上到路面上,再找车回家。
见到姥姥和妈妈,眉飞色舞地描述行程,特别提到地铁以及自己对地铁的热爱,叶公又回来了。
用这种方法,我俩到过植物园、香山、动物园、各种大中小型街道和批发市场,惊喜连连。
反正我在这种游戏上的原则是随意压倒计划:没有人知道我们会上哪辆车,没有人知道我们会去向何方,大人孩子共同未知,我们真诚的面对答案的惊喜成功传递到孩子身上,是极佳的沟通游戏。
以北京来说,本游戏花费成本极低,公交卡在手,任意畅游。
可操作指数:四星
有趣指数:五星
开拓性指数:四星
成本指数:五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