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挥杆时切勿硬套物理

(2012-11-10 08:46:17)
标签:

高尔夫

体育

分类: 高尔夫心得
一位新博友,过去从未见过他的脚印,几个月前大概是在7~8月份开始,我几乎每天收到他的评语2~3条,看看他评语的内容,还都是在过去很早以前写的博文里,于是就回顾一下那些博文,再认真地回复,当时只觉得他是新的博友,所以就来看一些旧的博文,,,也没在乎什么,但每次都认真地有时是开玩笑地回复他,,,。

后来看到他的练球感想才知道,他是来我这里汲取我练球的经验和心得的,更重要的是他来这里欣赏他看不到的一些视频,比如陈清波大师的教学视频等等,还有一些权威教练们的网络公开部分的解说,,,还有对学者教练博士的挥杆理念的理解等等,,,总之是多方面的,,。

最近,看到他的进步很快,根据他的留言可知,他领会了不少有益的东西,这只能说他个人悟性好,,。说道这,也提醒了自己,给自己的思考里加上了一些新的亮点,加上回顾一些老师和教练的说法,还有自己的练球过程,越发感受到了那本书上说的「绝对感觉」的重要性,当然自己看到的书很多,有高科技的博士写的,有经验型的感觉派写的,有用感觉挥杆的,有用科学挥杆的,,关于素质训练,有练习画圆的,有练习太极的,,,。看多了,也容易混乱,但也容易清醒,是混乱还是清醒还得是看悟性,,,这就是人类的特点,与机械是完全不同的,说道这里,总想再次地再再次第欣赏(老虎与小白球的默契),和这个博文(不得不记录的半场球)里边的最后一个视频的长打王们,,,看看他们的感觉如何??

下面是我在那位新博友的留言,留言后,反复思考思考,反倒觉得应该是给自己的留言,于是就复制到下边,以勉励自己,,,,。
*-*-*-*-*-*-*-*-*-*-*-*-*-*-*-*-*-*-*-*-*-*-*-*-*-*-*-*-*-*-*-*-*-*-*-*-*-*-*-*-*-*-*-*-*

关于转到即停(见过去的博文 转髋动作的温故知新),根据权威教练的分析,是可以实现已经加速了的杆头的再加速,用白话说,就相似你开车急刹车时,坐席上放着的东西掉下去的那个形象,这是那个教练的解说,。

我感觉,在你的大脑里不必导入多余的物理性思考,还是以发挥你潜在意识能力(感觉)为重要,挥杆如果过分地去套用物理,就会扼杀掉很大程度的绝对感觉,使得身体去像圆规一样地去做事,或者像机器人一样地去做事,那样就惨了,,,。

如 果你把自己当成一个机器人,去走路你试试,相信你连迈步都困难,而且遇到坑坑洼洼凸凹不平你就会不知所措,上下台阶你就更束手无策了,因为你必须按照机器 人的规格来走路,比如,走路时,你的脚要抬多高,迈多远,,,,,,。你都给规定下来标准了,这就是所说的人体「被物理标准所绑架」,那样一来,你的行走 就会受到规格限制,就会真的变成了机器人,,,。

曾经见到过一个资料,忘记是在什么杂志上了,大概统计,物理型思维挥杆的能力远远低于发挥潜在能力型的挥杆能力,,,,上边还举了一些例子,。

关 于这一点,我也有体会,因为懂得一点物理,开始就接受了「立地画园」的动作思维,后来觉醒了,,。所以才认为,如同小孩子挥杆,他们都没学过物理,但是教 练让干啥就干啥,还有学文科的人,教练让他干啥就干啥,因为他不懂得物理等原理之类的,擅长发挥潜在能力,反而接受能力很好进步也很快,,,估计你不是学 理科的,所以你的潜在能力没有被物理圆规机器人所扼杀掉,,。

以上仅限与你个人的交流,因为这些思维方法也许只适合于与你的交流。高尔夫思维每个人是不同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