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安藤博士的指点
(2012-02-01 11:05:31)
标签:
安藤理论
高尔夫
学习交流
体育
|
分类:
高尔夫心得
|
近些天,正在热衷于安藤博士的挥杆理论,这项发明成果可以说是揭开了挥杆理论的面纱,从19世纪前半到现在竟然存在着不同时期的不同挥杆理论(参考上一篇博文的学习心得)。
看完一部份的讲义,越发觉得应该信用这个获得博士学位的挥杆理论,因为这意味着是一项发明,具有新颖性,日语叫做新规性,由于自己也曾从学士硕士上到了博士课程,可是研究的专业理论上已经被研究得无懈可击的地步,很多人都为拿到学位而转为研究别的专业去了,如果是自然科学,还有的可研究,发明总是可以继续下去的,社会科学就两回事,尤其是文学和法律,在日本很难获得博士学位的,,,。
成年人学习高尔夫相信科学注重方法论这是毋容置疑的,这是限于俺自己的说法,也许很多天才不必这样,少年儿童也不必如此,,。在挥杆上,曾经探讨过各家不同的理论,也曾试验地在练习场以不同的挥杆理论来进行挥杆练习,那些过程中总是感到有些矛盾的动作,做了也不是,不做也不是的感觉,到不至于纠结和痛苦,可是纳闷还是常有的事,,,。
俺的感受率直地通過Email转告给了安藤博士,并对他的理论表示极大的兴趣,安藤博士在邮件里,帮我分析道,成绩能够进7的球员和成绩不能进7而消失在8的球员有什么不同?这个话题很实际,确实成绩进7的和进不了7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进了7的,就会觉得自己有进7的能力,否则就觉得自己没有进7的能力。我首先是想到这个,然,安藤博士告诉我的是,如果一个业余球员说按照正确的(可重复可再现)挥杆理论来练习,1个月后就可以像老虎一样打出300码,如果有这样的教材就好了,也许大家会有这样的想法,然而这个谁都不会相信有这样的魔术,也是不可能的(高尔夫距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那么,应该如何才是呢?(省略若干字)。结论,你不可能模仿出来老虎的距离,但你可以和老虎一样地切球,把球切到洞口旁边50cm,相信业余球员都有过这样的事,也可能是蒙上的,如果你不是蒙上的,把那个偶然变成必然。也就是说,老虎的洞口50cm和业余球员的洞口50cm在高尔夫的意义上来说,这同样是一杆。
注:由于著作権的関係,不能发图像或视频,有兴趣者可参考安藤博士的公式HP
温馨提示,本文仅限于自己的学习记录,绝无指导他人之意,无引用价值(指在别人的博客上进行匿名留言时的恶意攻击性的引用)。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